5月19日,由深交所主办的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在深圳举行,会议以“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为主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深圳市政府市长覃伟中、世界交易所联合会主席罗文才、深交所理事长沙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深交所总经理李继尊主持开幕式。
境内外嘉宾围绕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支持科技创新,从不同角度分享真知灼见,进一步推动全球投资者深入挖掘投资中国资产、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新机遇。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加强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开放的相互协同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部署,深入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双向开放,持续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稳定性。
李明表示,目前,各类境外投资者持有A股流通市值稳定在3万亿元左右,是参与A股市场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进一步彰显、改革开放活力进一步释放,中国资本市场必将成为更多外资投资兴业的重要平台,为全球投资者共享中国发展红利提供更多机遇。
首先,投资中国意味着更高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来自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中国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齐备的基础设施、超大的市场规模、不断积聚的发展动能、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坚持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并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一直是全球GDP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取得“开门红”,展现出强大的韧性。
其次,充满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是投资中国的价值源泉。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牢牢把握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定位,着力强化产品和服务支持,规范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督促完善治理结构,引导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落实市值管理责任,加快优胜劣汰,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和投资价值。
最后,制度型开放将为投资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近年来,中国证监会积极拓展跨境互联互通,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持续扩大外资机构可参与交易的期货和期权品种范围,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李明表示,接下来,中国证监会将着力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完善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机制,进一步提高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等机制安排,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机构申请新业务、设立新产品,不断健全跨境金融服务体系。将着力增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加强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开放的相互协同,加大期货期权国际化品种供给,丰富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等工具。将着力增强双边和多边跨境监管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进一步加强内地与香港市场合作,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伊恩·戈尔丁:可持续发展目标将会首先在中国实现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牛津大学教授伊恩·戈尔丁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首先在中国实现。
伊恩·戈尔丁表示,全球经济中心正在快速转移到亚洲。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不仅仅是经济规模,更重要的是对于研发的关注和投入、对于科技的推动和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将研发出新的技术,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提升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首先在中国实现。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意味着老龄化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环保问题等都可以得到解决。老的行业将会淘汰,新的行业将会产生。
启明创投邝子平: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投资潜力巨大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表示,中国新质生产力正在走向世界,投资潜力巨大。
谈及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机会,邝子平认为,离不开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与出海。以美股“七姐妹”为例,亚马逊37%的年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一个伟大的科技企业肯定是一个全球化的科技企业,而国内优秀的科技企业,虽然尚未实现超50%的海外收入,但其成长势头非常强劲。如比亚迪、宁德时代、阿里巴巴、支付宝、小米等,海外业务的占比逐年上升。中国小型科技企业也有令人惊喜的表现,例如石头科技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扫地机器人设备生产商。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制造能力、中国的制造质量。
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未来,中国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19日的圆桌论坛上,知名投资机构的专业人士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富达国际亚洲投资总监Gary Monaghan认为,传统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需聚焦三大核心领域:生产效率提升、关键资源供应链布局及能源基础设施升级,这些方向或成为未来重要的投资机遇。
此外,Monaghan认为,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需要巨额电量。“全世界很多太阳能板都在沙漠中,我们怎样把这些电能输送到深圳呢?这就是我们讲的传统行业,像电网、变电站等,这些可能不会在你的投资雷达之中,不像AI这样举世瞩目,但是它们可能也是非常好的投资项目。”
施罗德投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对算力的需求大幅提升,云计算、芯片将迎来投资机遇。
安太资本分析师Irene Goh则认为,中国新质生产力将重塑全球科技创新格局。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能够推动经济与人均收入增长。从全球视角看,新质生产力已经重塑了全球宏观经济格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专利申请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一半的新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在产业产能方面,中国表现同样亮眼,生产了全球70%的太阳能板,以及接近全球60%的电动汽车电池。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让全球消费者,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广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