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港交所的光怪陆离并非罕见,但制造巨头企业"卖物流"的故事可不常有。
一直以来,美的集团从未搁置旗下公司的上市路。4月30日,美的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旗下控股子公司"安得智联供应链科技"至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目前,该事项已通过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专门会议审议,后续仍需提交股东大会表决。
有市场声音解读,安得智联选择港股上市,标志美的集团开始进行系统性拆分产业服务的动作,安得智联是其打通"制造+物流"一体化供应链闭环的一环。
但安得智联曾有着长达十六年的上市历程,美的集团起先打算分拆安得智联A股上市,后不成而改转道冲刺港股市场。
漫长上市历程
时间回到2000年,美的集团正式投资设立安得物流,经3年时间沉淀,安得物流开启了B2C、C2C物流业务运营业务。作为美的集团业务的重要一棋,安得物流起先于2009年就谋求独立上市,但彼时该上市计划因为与集团关联交易比例过高被否决。
2013年,美的集团完成整体上市后,安得物流的独立上市被计划又被搁置。
4年后,美的集团向市场宣布转型"宣言",更新集团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并同步将安得物流重新更名为安得智联。
"更名后的安得定位于为制造业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其优势在于覆盖软件、硬件和第三方物流的全套服务能力。"更名后的安得智联承载了美的对于智能供应链业态的营收想象。
观点新媒体查阅到的资料显示,于2016年,安得智联营收达到50亿元,超过50%来自美的以外客户,其中包括伊莱克斯、宝洁、中粮集团等企业,有预计安得智联有望在三年内实现百亿营收的成绩。
眼下,智能供应链与物流一跃成为美的集团的第四大业务板块,完成更名后的安得智联也借势再次启动独立上市计划。美的集团也及时对外透露了拟推动安得智联独立上市的意愿;2023年7月,安得智联上市终获突破进展——深交所抛来了橄榄枝。
据彼时美的集团披露,将结合安得智联业务发展需要,依据A股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上市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含安得智联)启动分拆安得智联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2023年12月,证监会披露安得智联日前在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的信息,并同步向市场公告其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
但市场忧虑犹在,众多声音再次指向安得智联对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依赖问题,深交所上市遥遥无期。时至今日,美的次将安得智联带进港交所,同样未能避免这一问题。
于分拆预案中,美的直接说明了安得智联对集团关联销售产生的收入及毛利占比较高的情况,"安得智联为本集团提供干线运输、城配运输、宅配运输、仓储及装卸等相关服务,经过多年的合作与发展,安得智联已具备匹配本集团较高供应链服务需求的能力。考虑业务扩张的进展,预计安得智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与本集团保持较大规模的合作。"
资料显示,安得智联目前在全国超130个城市拥有仓储面积超800万平米,可调配运力超30万辆,开通超20万条运输线路,可实现对于全国99%乡镇覆盖,2022年至2024年间的营业收入由141.89亿元涨至186.63亿元;净利润也从2.15亿元涨至3.8亿元,整体涨幅较为稳定。
美的上市篮子里
不难看出,美的已经将战场转向港股市场,A股上市故事已成过往。如此曲折上市历程难免令人想起美的集团同赛道玩家海尔集团,后者也曾思考过将旗下物流企业日日顺物流送上A股市场的可能性。
2021年5月,日日顺首度递交招股书,准备在创业板上市,原计划募资27.7亿元,用于智能物流中心项目、仓储设备智能化项目等。
不过,彼时受保荐机构招商证券被立案调查一事波及,该企业的上市审核被迫中止。最终于2024年11月初,深交所放出公告宣布日日顺IPO终止。截至观点新媒体发稿,离旗下企业上市只差临门一脚的海尔仍未做出任何港股市场探寻动作。
相比之下,美的对于旗下公司IPO的渴望更浓厚。安得智联踏入深交所之前,美的旗下美智光电曾两次向深交所创业板提交招股书,后又两次主动撤销IPO申请,至今尚没有再次重启的消息。
2021年,美智光电第一次闯关创业板,公司IPO申请于6月29日获得受理。此后,美智光电经历三轮问询,仍未过会;2022年7月,美智光电主动要求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
2023年4月19日,美智光电第二次闯关创业板获得受理,随后经历第一轮问询;2023年9月,美智光电因财务数据超过有效期而未及时进行更新,主动申请中止发行上市审核程序。至此,美智光电的第二次闯关创业板再被搁置。
截至目前,美的集团实控人何享健过去10年曾控股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包括美的集团、和康新能、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美的置业等上市公司,以及库卡集团、小天鹅等退市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半只脚跨进港交所的安得智联与何享健儿子何剑锋实控的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
目前,何剑锋实控的上市公司包括美的置业、盈峰环境、百纳千成以及顾家家居。其中,美的置业,卢德燕、何享健、何剑锋为共同实控人。
对于美的背后的实控人而言,集团本身就承担着业务多元化的关键词,若能通过本次分拆上市,可以助力美的进一步理顺物流及供应链业务的管理架构,以维持业务聚焦与不同业务的均衡发展。
毕竟近几年来,美的的主营业务增速正处于波动时期,于2020年-2024年,美的集团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2.9%、20.92%、1.16%、8.59%、9.44%,变动幅度较大,尽管智能家居业务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增速同样有所较缓。
因此,美的集团高层此前就已透露,要针对旗下业务孵化1-2家上市公司,而安得智联大概率将会成为其组团上市计划里的第一枚落子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