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远不止于此
撰文/ 李觐麟
编辑/ 陈邓新
排版/ Annalee
5月13日,京东集团交出了远超市场预期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
今年以来,京东新动作频频,因此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对京东投入了更多关注的目光。一季度收官,京东用3011亿元的营收实现同比增长15.8%,超过市场之前预期的11%-12%。
更关键的是,京东的增长不仅来源于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更体现在多元化业务的同步增长上。例如日用百货收入同比增长14.9%,3P业务同比增长15.71%以及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同比增长18.1%。
在中国市场稳步回升的大背景之上,京东用技术撬动了发展,通过供应链创新持续优化“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打开了双位数增长的开端。
过去的一季度,京东从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了远超市场预期的表现。
5月13日,京东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收入达到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下三年来最高同比增速的成绩,超出同期大盘增速3.4倍,各项业务都实现了双位数增长,可以说是硕果累累的一个季度。
首先看看京东的基本盘,得益于在全国展开的国补政策以及春节、年货节等促销节点,家电、通讯器材、数码产品等品类表现十分突出。财报披露,2025年一季度京东3C家电实现营业收入1442.95亿元,同比增长17.1%,同比增速达到2022年以来的最高值。
但无论是国补还是节日都只是收入增长这个结果的催化剂,增长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京东的多重战略撬起了增长杠杆。
例如京东此前发布2025家电家具战略,明确以“政策高效落地、服务升级、生态共赢”为核心,全面推动行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还有,2025年以来,京东推出新品成长“百千亿”计划,通过百亿流量和百亿资金扶持品牌发展,目标实现60000款新品年销售额破百万,6000款新品年销售破千万,600款新品年销售破亿。
京东通过整合流量、物流、数字化运营能力,在一季度整个中国消费市场稳步回升的大背景下,把握住了增长机遇,进一步巩固了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而除了核心3C业务的强势增长外,日用百货品类的增长同样值得关注。
京东集团财报提到,日用品类收入同比增长达到了14.9%,其中超市品类的营收更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营收和用户数量双双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在如今这个消费渠道眼花缭乱,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京东为了提振日用品类的增长,下了一番苦功。
京东美妆此前走进高校校园
过去一年里,京东超市投入了35亿元,通过价格补贴、品牌塑造、流量支持、供应链优化及源头直发等五项措施,最终成功将补贴后的产品价格优化了20%,带动2.6万款农产品实现销售增长。
都市美妆领域也是京东在一季度中的发力重点,在与莱铂妮、Crocs、Massimo Dutti、CLOT等多家时尚知名品牌联合首发新品时,京东充分发挥了平台优势和供应链整合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美妆与修丽可携手参加世界抗衰大会,展示了中国市场在抗衰护肤领域的创新实践,并且凭借与修丽可合作所取得的卓越增长表现,京东美妆荣获了修丽可颁发的“全球增长战略合作伙伴奖”,成为其全球增速最快的渠道伙伴。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京东竭力在浇灌消费市场这颗大树。随着国内消费活跃度的逐步提升,京东对消费者的洞察和服务以及对供应链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很快就能从“品效销合一”的内容竞争中抢占先机。
事实上,探讨京东集团取得业绩增长时,创始人刘强东坐镇一线参与业务创新和大局把控是绕不开的一大关键原因。
据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2024年一年,刘强东给京东管理层做了1800人次的培训,每周至少4天,给京东各个部门进行战略设计、业务打法、团队能力建设,甚至用户体验细节等直接指导,一度讲得声带撕裂,声音嘶哑。
而且除了在业务层面的引导之外,刘强东还不断在集团内部传递着“先人后企”的理念,致力于为员工提供有尊严、体面的工作。
刘强东曾在创业之初就提出过“三毛五理论”,他说如果京东有机会获取一元利润,不会全部据为己有,只拿走七毛,另外三毛留给合作伙伴;拿走的七毛,其中三毛五留给团队,剩余三毛五用于公司持续发展。
京东成立27年,这个经营理念始终贯穿在整个集团的发展脉络中。
从1998年在中关村的三尺柜台,刘强东招聘员工时就与之签订正是劳动合同,到十年前的4月28日,京东设立“配送员”,后来这个节日又升级为“一线员工日”,覆盖的员工从快递小哥扩展到外卖骑手、家政保洁师等多个一线岗位。
京东是首个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
如今,京东体系人员总数已超过72万人,今年京东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成为国内首个为全职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平台,并承担他们的个人缴纳部分。这样的举措证明京东在落地政策时切切实实地站在了员工的处境中进行考量。
正因如此,刘强东才会在今年3月时发朋友圈感慨去年是他创业20年以来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因为仅仅是快递小哥就有1200多个兄弟退休了,他们不仅可以每月领取平均5350元的退休金,还能一次性提取数十万的公积金,并享受医保全覆盖。
无论是与合作伙伴协同共进,还是对员工的重视与关怀,最终都给京东集团带来了正向循环,让京东集团持续最大程度发挥着民营企业在稳步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多方面的带头作用,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创新。
高能量的人往往能够给周遭的人带来正向的情绪价值,那么同理,高能量的企业也能够给整个市场注入勃勃生机,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京东便是如此,早一步洞察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早一步与品牌展开深化战略合作,早一步为扎根实体经济,付出最大程度的努力来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从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一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达1,456亿元。目前,京东内部已有超过1.4万个智能体在运行,且京东智能体正在走向深度应用阶段。
更重要的是,京东的技术,始终在致力于全社会的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
京东集团CEO许冉在电话会议上提到:“在需求端,京东通过AI来优化搜推体系,积极探索更多新的AI应用,包括更高效的AI导购等。在供给端,京东持续为商家更新一系列基于AI的工具,从而帮助商家降本增效。同时,京东将通过AI技术来提升自营采销在寻源、选品、定价等环节的效率。”
除此之外,京东的高能量还体现在对线下业态以及整个实体经济的持续深耕上。
一个月前,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截至4月底,已有上万家企业与京东采销进入到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既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又好又便宜”的外贸商品。
京东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京东还面向香港消费者推出自营全品类商品“买贵就赔”服务,同时也面向香港商家推出“全年0佣金免年费”政策。还在伦敦地区试运营全品类在线零售品牌Joybuy,依托于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能力,目前已在伦敦地区提供当日和次日达服务。随着柬埔寨、澳大利亚开通站点,并向当地用户推出全品类包邮,目前京东全球售“海外包邮区”已扩展至新、马、泰、日、韩等9个国家。
京东MALL目前也已在全国18个城市累计开设20家门店,单店全渠道可售商品超20万种。京东七鲜加速推进“1+N”模式在华北区域落地,年底前完成京津地区全覆盖。京东养车联合20多家汽车产业链合作伙伴成立“京东养车焕新品牌联盟”,依托全国超2,200家门店全力激发汽车后市场消费活力。
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和服务为京东带来了用户的加速增长、高频海量的订单,对供应链体系的不断夯实为京东带来了降本增效的结果,对技术研发和线下实体业态的长期投入则为京东带来了长久稳定的发展势能。
一季度的亮眼成绩是一次良好的效果呈现,但对于京东来说,核心优势的愈发巩固和业务生态的多元健康意味着京东远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