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中国近60%的液化石油气进口都来自美国。然而,由于美国近期实施了高额关税政策,中国塑料工厂开始减少从美国进口原材料。
现在,美国又重新下调了90天的关税,为一些买家争取到了喘息之机,然而现实却并没有恢复如初。美国对华能源销售依旧陷入了困境,包括用于制造塑料的丙烷。
贸易商表示,截至上周,中国丙烷脱氢(PDH)装置仍在从加拿大和阿拉伯海湾地区采购货物。
丙烷脱氢(PDH)装置是一种将丙烷转化为丙烯的化工装置,丙烯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多种化工产品的关键原料。
事实上,在脱离美国这个进口来源国后,中国买家反而对替代供应商感到满意。不仅如此,成交价较基准价格的溢价正在收窄,这表明卖家也愿意长期承接中国业务。
据贸易商表示,上周,一位中国买家以比沙特7月份合同价高出每吨30美元的价格购入了阿拉伯海湾地区的丙烷船货。相比之下,本月早些时候,当市场对替代供应的狂热达到顶峰时,溢价曾高达每吨70美元。
业内人士表示,除非美国丙烷价格下跌,或者抵达东亚的替代供应价格上涨,否则美国的货量就不会到达中国。
现在,中国买家还在继续从阿拉伯海湾地区购入包含丙烷和丁烷的液化石油气(LPG)。
今年4月,曾有外媒指出,中国石化企业依赖美国LPG进行生产活动,而美国国内供过于求,需要向中国出售,否则这些库存可能会损害他们的经济效益(低价出售或限制生产)。但现在,中国已经找到了替代进口源,而美国仍在面临出口问题。
尽管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国家的买家可能会购买到更多的美国产品,但这些买家也会面临全球LPG运输航不足,运费上涨等问题,限制进口量。
如今,面对无地出口的现实,美国可谓是“心慌意乱”,当初种下的恶果,现在正在慢慢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