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小红书餐饮行业新趋势
报告共计:26页
小红书餐饮趋势观察:从味觉狂欢到体验经济的进阶之路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与社交媒体的深度融合,餐饮行业正经历一场从“吃饱吃好”到“吃出价值感”的深刻变革。作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重要阵地,小红书平台上的餐饮内容呈现出多元化、情感化与地域化的新趋势。本文结合平台数据与行业案例,解读当前餐饮消费的核心动向。
一、情绪价值崛起:从味觉满足到感官盛宴
在“悦己经济”驱动下,消费者对餐饮的需求早已突破基础功能层面。数据显示,小红书平台“感官诉求”相关内容增速达98%,“颜值”“包装”“香气”等关键词频繁出现。例如,一款金鱼造型的春卷包因独特设计引发数万用户打卡,印证了“颜值即正义”的消费逻辑。
与此同时,品牌通过跨界联名、明星合作、限量周边等方式强化情感联结。某茶饮品牌与网球明星郑钦文的健康大使合作,将运动活力注入产品形象;甜品店推出无花果泡芙等创意单品,以“每月必打卡”的仪式感培养用户忠诚度。餐饮消费正从单一的产品交易,转变为承载社交属性、文化认同的情感载体。
二、健康化浪潮:茶饮赛道打响“成分革命”
健康诉求成为餐饮升级的核心赛道。2024年茶饮行业数据显示,“低卡”“无糖”“天然原料”相关笔记增速超50%,头部品牌纷纷推出健康标识。霸王茶姬在上海推行“营养选择”标签,喜茶发布“四真七零”健康标准,奈雪推出不加糖鲜果茶系列,标志着行业进入“真奶真茶真健康”的4.0时代。
这一趋势背后,是消费者对成分透明度的深度关注。平台用户不仅追求口感,更热衷研究产品GI值、控糖方案及功能性益处。健康已从营销噱头进化为品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倒逼企业从供应链到产品研发全面升级。
三、地域美食破圈:地方味觉成就全国流量
“为一道菜奔赴一座城”成为新常态。长沙、武汉等城市凭借地域美食强势出圈,笨萝卜、茶颜悦色等本土品牌通过小红书笔记裂变,从地方名吃跃升为全国文旅符号。数据显示,“长沙美食”相关笔记中,旅游攻略、必吃榜、探店打卡等内容占比超70%,五一广场、文和友等场景成为流量发动机。
地域美食的爆发得益于两大驱动力:一是“美食+旅游”的深度绑定,用户通过“三天两夜美食地图”等攻略实现消费闭环;二是本土品牌的“去边界化”策略,例如长沙提出“在长沙吃到的就是长沙美食”,弱化菜系原产地争议,强化城市美食IP的包容性。
四、人群精细化运营:从品类到生活方式的精准触达
小红书餐饮人群图谱显示,消费者正按口味偏好、场景需求形成细分社群。例如,火锅爱好者分化为猪肚鸡、潮汕牛肉、菌汤火锅等20余个垂直圈层;现制茶饮人群中,“柠檬茶党”与“黑咖爱好者”规模分别达2600万和1550万。这种分化要求品牌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美”运营。
平台数据还揭示了场景化消费的潜力:早餐人群规模超2100万,夜宵圈层达653万,而“一人食”“亲子乐园”“浪漫约会”等场景笔记增速显著。餐饮品牌需通过产品组合、门店设计、内容营销等方式,将单一就餐场景拓展为生活方式提案。
五、内容营销进阶:用“五感体验”打破流量天花板
在信息过载的社交媒体环境中,餐饮内容呈现两大创新方向:
1. 视觉优先策略:动态视频与高颜值图文占据流量高地。例如,某面包店通过展示泡芙制作过程的热气与酥脆感,单条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2. 用户共创模式:品牌将小红书作为“电子许愿池”,吸纳消费者创意。如某湘菜馆根据用户提议推出“湖南vs江西辣度挑战”活动,引发千级UGC互动。
此外,中腰部博主(1万-5万粉丝)因内容真实性和高性价比成为投放重点。数据显示,该群体笔记阅读量占比超60%,而头部博主则凭借粉丝粘性拉动更深层互动。
结语:餐饮行业的“体验经济”新范式
从小红书的趋势演变可见,当代餐饮消费已进入体验驱动的深水区。情绪价值、健康诉求、地域特色、圈层运营与内容创新,共同构成品牌突围的五大支柱。未来,谁能将产品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播、可沉淀的体验符号,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乘风而上。对于消费者而言,吃饭不再只是果腹之需,而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价值探索——这或许正是这个时代最诱人的“味道”。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26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