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服装城,经营女装批发的商户王丽华刚刚通过手机完成了一笔50万元的“小本生意贷”申请,从提交资料到资金到账,全程仅用了18分钟。“这笔钱帮我赶在换季前囤够面料,真是救了急!”王丽华感慨道。在她身后,这座线上线下市场年交易额超2300亿元的服装城里,超过60%的商户与常熟农商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以小微金融为特色的银行,常熟农商银行累计服务了140多万小微客户。
产品创新:破解小微融资三大难题
“缺抵押、缺担保、缺信用记录”,这三大难题曾让无数小微业主在融资路上举步维艰。近年来,常熟农商银行却另辟蹊径,创新推出标准化的产品体系:针对个体工商户的“小本生意贷”、服务制造业的“制造贷”、扶持“三农”的“惠农快贷”等,如同“金融超市”般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在常熟董浜镇,一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就尝到了甜头。2023年该企业计划引进智能化生产线,但20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企业负责人犯了难。常熟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以企业拥有的一项技术专利为质押,量身定制“专利贷”产品,不仅将贷款期限延长至5年,还给予基准利率下浮10%的优惠。
这种创新不止于抵押方式。在招商城,直播电商以“政银合作实验室”分析的回款、流水等数据为依据获得授信支持;在服装产业带,“供应链金融”实现从面料采购到成衣销售的全链条覆盖……“我们像医生开处方一样设计产品。”常熟农商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沈益明表示,2024年该行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
服务升维:提升小微融资获得感
清晨5点,在常熟农副产品交易城,常熟农商银行的“早市服务队”已开始忙碌。客户经理们穿梭在蔬菜批发摊位间,手持移动终端为商户办理收款码、提供零钱兑换、受理贷款申请。“他们比我们出摊还早!”做了20年水产批发生意的张老板笑着说。
为打破传统银行的服务边界,常熟农商银行构建起“网格化+数字化+生态化”三轮驱动模式。一是网格深耕。该行将全市划分为270多个微网格,配备“飞燕专员”,实行“定人、定责、定时”走访,全市网格授信覆盖率近80%;二是数字赋能。迭代移动贷款平台,集成在线测额、智能审批、自助提款等功能,实现“3分钟申请、1分钟审批”;三是生态共建。联合当地税务、工商、招商等部门搭建政银服务平台,企业可“一站式”享受政策查询、补贴申领、落户开户等服务。
在张家港市,一家从事纺织品出口的企业就受益于这种服务转型。受美国滥施关税的影响,该企业海外市场订单锐减,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飞燕专员”在网格走访中深入了解企业情况,为其继续办理出口信保融资,提供信贷支持。“我们一直在常熟农商银行办理出口信保融资,不用抵押担保,全程网银操作,非常方便,新增贷款也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该企业负责人说。为助力外贸企业应对“关税战”,常熟农商银行成立稳外贸专班,不仅为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支持,而且积极帮助客户出口转型,渡过难关。
在常熟农商银行看来,支持小微企业不能止于“输血”,更要帮助“造血”。该行创新打造“金融+”综合服务体系,通过综合化、生态化服务产生乘数效应,帮助小微企业切实解决经营难题,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宋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