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撰文丨华见
放眼全中国,一家企业带动一座小城经济的典型代表,除了贵州茅台,你能想到的大概率是来自东南沿海小城的宁德时代。
5月20日,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03750.HK)在香港主板正式挂牌,以263港元/股的发行价开盘,首日高开12.55%,收盘价306.2港元/股,总市值达1.39万亿港元,一举创下2025年全球最大IPO纪录。
此次上市由美银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际和摩根大通联合保荐,计划募集资金净额约353亿港元(约合325亿元人民币),其中超90%将用于匈牙利海外工厂建设。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上市仪式上表示,宁德时代的上市使香港今年的IPO募资额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这标志着香港自2021年后再次重回全球IPO募资额榜首。
福建“首富”的诞生
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1968年出生在福建宁德的一个普通家庭。17岁凭借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
1989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福建一家国企,但仅三个月后便毅然辞去“铁饭碗”,投身东莞新科磁电厂,成为一名工程师。
在新科的十年间,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迅速晋升为研发总监,为其日后的创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1999年,曾毓群与新科高管梁少康、陈棠华共同创立了ATL(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池领域。
ATL成立后,迅速抓住智能手机兴起的机遇,成为苹果、华为、三星等知名手机品牌的电池供应商,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电池供应商。
然而,由于ATL在创业初期引入过多风投资金,导致创始团队持股比例逐渐降低,以至于2005年日本TDK集团收购了ATL。
2011年,受国家政策影响,ATL的动力电池部门发展受限,曾毓群果断将该业务从ATL中剥离,回到老家宁德成立宁德时代,专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就此开启了“宁王”的传奇之旅。
宁德时代成立后,恰逢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风口。2015年,工信部发布的“白名单政策”为宁德时代提供了发展契机,使其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迅速崭露头角。
2018年,宁德时代以“24天过会”的速度登陆创业板,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此后,其市值一路飙升,2021年突破万亿元,曾毓群也以2000亿元身家稳坐福建首富宝座,在胡润百富榜中位列全国第六。
曾毓群不仅会赚钱,还带飞了整个老家。十年前宁德还是贫困市,如今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超3000亿。
“龙头老大”的客户版图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随便提起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背后往往都有宁德时代的身影。
他们大部分是通过合资建厂、投资入股等方式,深度绑定下游客户。例如,与小米汽车合资成立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布局电池制造;与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等头部车企先后建立合资公司,实现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此外,宁德时代还通过投资方式参与车企融资,如极氪、智己、哪吒汽车、阿维塔科技等,在技术研发和供应链保障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龙头地位。
在国际市场上,宁德时代同样表现出色,成为众多全球知名车企的电池供应商。其服务的海外车企包括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丰田、福特等。
2024年,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达到27%,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海外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23.4%提升至30.5%,显示出其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除了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在储能领域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其储能电池在全球应用超1700个项目,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36.5%,连续4年排名全球第一。业务覆盖表前侧、表后侧等多个领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A+H”的深度考量
事实上,宁德时代并不缺钱,但为何还要赴港上市?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德时代账上货币资金(含银行余额、存款及现金)达2982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701.6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近乎翻倍。
况且,宁德时代还具备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2024年,宁德时代利润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6.8%,光去年分红就超过了250亿。
在动力电池方面,宁德时代市占率更是“无人能敌”。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37.9%。而储能电池2024年的全球市占率则为36.5%,并分别于全球连续8年和4年市占率第一。在国内,接近一半的动力电池都出自他们家。
但在2024年,宁德时代营收出现十年来首次下降,主要受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而海外市场电动化渗透率较低,增长空间巨大,且海外毛利率(29.45%)高于国内(22.25%)。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出海成为宁德时代应对行业挑战、开拓新增长空间的必然选择。
目前,宁德时代已在欧洲布局了德国、匈牙利、西班牙三座电池工厂。其中,德国工厂于2023年初正式投产并实现盈利,匈牙利工厂总投资49亿欧元,规划产能100GWh,预计2026年实现产品供货,建成后将成为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工厂。
据媒体报道,宁德时代此次的募资绝大部分将投入匈牙利工厂的建设。
而通过港股融资,宁德时代能够获得更广泛的国际资本支持,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降低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宁王”努力狂奔,实则身后有虎。
在国际市场上,宁德时代和LG市占率差距已经很小,比如2024年前十月市占率26.4%,仅领先LG不足1%。
与此同时,国内竞争对手正强势崛起:比亚迪的弗迪电池海外装机量同比增长142.9%,中创新航更是同比增长300%以上。
况且,海外建厂及运营需大量欧元、美元等外汇储备,宁德时代虽有一定现金储备,但难以覆盖欧洲等地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资及持续的海外战略布局需求。
更致命的是,“宁王”早已经被美国盯上了,2023年美国要求特斯拉禁用宁德时代电池,结果马斯克只能偷偷采购。而在欧洲那边,匈牙利工厂刚开工,就被欧盟调查是否“拿中国补贴”。
此前,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储能电芯关税一度高达155.9%,使得中国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直接出口到美国几乎停滞。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对中国储能电芯征收的关税将从此前的150%以上,骤降至40%左右,但动力电池关税仍高居73.4%。
虽说宁德时代在产业链和技术方面,已经布下了护城河。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是不知道,宁王的“王位”还能坐多久?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