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IPO浮出水面。
投资界天天IPO获悉,杭州铜师傅文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铜师傅)递交港股招股书,正式赴港IPO。
2013年,浙江绍兴人俞光转身干起冷门生意创立铜师傅,做起了铜工艺品生意,如今已是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总收入最高的品牌,线上客单价超750元。透视背后,铜师傅身上“小米系”烙印浓厚多轮押注,顺为和小米成为铜师傅最重要投资方。
甚至雷军曾评价铜师傅是“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文创生意,堪称谷子经济爆发的最佳注脚,也意外缔造一个个IPO。
小米骨灰粉创业,雷军投资
要去IPO了
铜师傅的故事,始于一次“请关公”。
1972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俞光从小痴迷创业,念中专时摆过地摊、卖过对联、批发过T恤衫,毕业后又开起装修公司。后来他把目光投向卫浴行业,一路把雅鼎卫浴做到上市。
眼看卫浴生意蒸蒸日上,俞光打算“请”尊铜关公添些彩头。然而,当时市面上一米高贴金箔的关公铜像售价高达120万元,一吨铜的价格却仅有5万元,于是俞光决定自己来做。这段经历让他发现,当时铜工艺品多是小作坊,几乎没有像样的品牌,俨然一个冷门但潜力高的“蚂蚁市场”。
很快,俞光把卫浴行业积累的工业化思维和美术功底相结合,创办了铜师傅。2014年5月,铜师傅天猫旗舰店开张,先是“马到成功”系列铜马出圈,后面又推出39元的铜葫芦,当年就卖出50万个。
当时泡泡玛特在潮玩界一炮而红,俞光决定学习,但是不做“洋娃娃”,而是做中国传统题材。2016年,铜师傅邀请六小龄童代言,推出一款“孙悟空”形象的铜像。产品首次众筹即吸引近2000万元的订单,创下淘宝当年单次项目众筹金额新记录。
此后的铜师傅推出“中国潮玩”龙生九子、西游、五虎上将、鲁迅逢考必胜,也和一系列国内外IP合作,上架了铜像版的三星堆、秦始皇陵、国家博物馆文物,也把漫威、变形金刚、侏罗纪世界、功夫熊猫里的人物从荧幕搬到现实。
而俞光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小米的“骨灰级忠粉”,这为日后雷军的相助埋下伏笔。
俞光曾买下所有小米相关的书籍,学习小米的“七字诀”方法论,对铜师傅的粉丝也以“铜粉”相称。他还模仿小米的“米粉节”,铜师傅每年举办一次“铜粉英雄大会”,2017年邀请到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看到现场,黎万强很感慨:这么小的企业,行业也冷门,粉丝疯狂度却堪比当年的爆米花节。
事后黎万强发了一则朋友圈,让俞光拿到在雷军面前路演的机会。《天下网商》报道一个细节:当时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BP(商业计划书),只是拎着一堆沉甸甸的铜像样品,带着黑底红字的大标语PPT就闯进了顺为资本的路演室。
原本预期20分钟的路演,雷军听俞光讲了1个多小时。路演当晚,雷军就拍板决定投资,一个月不到钱就打进了公司账户。雷军的评价很高:“铜师傅是整个小米体系之外最像小米的企业。”
后来俞光听说,路演结束后雷军和高管开会到凌晨。雷军很感慨:如果小米方法论在如此小众细分的行业也能被验证,那没有任何行业不可以。
自然而然,铜师傅得到了小米系的支持。2017年,铜师傅完成1.1亿元A轮融资,由顺为资本和小米生态链领投,锦元哲诚、锦元翰飞等跟投;次年又完成3.1亿元B轮融资,由凯辉基金领投,光信资本、云沐资本跟投,顺为资本、小米投资以及海泉基金等A轮投资者继续追投;2021年,铜师傅完成2亿元C轮融资,由国中资本领投,金鼎资本与复星创富联合投资。
招股书显示,顺为资本、小米集团分别拥有铜师傅13.39%和9.56%的股权,是公司第二、第三大股东。
一个细节是,在2018年7月小米上市仪式上,雷军赠送给港交所主席的“纯铜骑牛米兔”,以及特别定制的2万套“纯铜点赞米兔”都是来自铜师傅。
何以撑起一个IPO
与黄金饰品相比,铜饰品在日常生活中相对冷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都很分散,几乎没有像样的品牌,直到铜师傅出现。
围绕着“质价比”,铜质文创产品是铜师傅产品矩阵的核心品类,并将版图逐步拓展至塑胶潮玩、银质文创产品及黄金文创产品等多元材质品类,其中黄金文创产品拥有专门的子品牌“玺匠金铺”,其中特定SKU亦有纯银版可供选择,线上客单价高于750元。
但从营收来看,铜师傅来源主要还是铜质产品: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80亿元、4.88亿元及5.51亿元,其中铜质文创产品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5.4%、96.3%及96.6%,其他板块的创收不超过5%。不过整体来看,公司是盈利的,在过去三年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44亿元和0.79亿元。
IP层面,铜师傅产品组合主要依托自研IP和自主设计。2022-2024年,铜师傅分别创建了300个、279个及456个新的原创产品IP,自研IP产生的营收分别约占总营收的94.1%、88.3%及93.7%。截至2024年末,铜师傅已获得1575项艺术著作权、285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版权及2项发明专利。
除了明星产品大圣系列外,铜师傅还拿下了哪吒2、敦煌文创等多个IP授权,吸引了大批忠实消费者和文化爱好者。俞光此前曾透露,铜师傅已积累超500万“铜粉”,且以男性消费者为主。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2-2024年末,铜师傅在天猫及京东上的铜质文创产品类别排名第一。按2024年收入和线上收入计算,铜师傅均在中国铜质文创工艺产品市场位列第一,市场份额分别为35.0%和44.1%。但从数据可以看出,铜师傅较为依赖电商平台,有将近八成的营收来自线上。
不过铜师傅也在积极拓展线下渠道,目前在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坐拥9家直营门店,还有54家授权线下经销商运营68家门店。
出海是铜师傅下一征程的主要战略目标。铜师傅表示,未来计划主要通过线下经销安排扩大海外市场布局,公司已通过线下经销商进入中国台湾及美国市场,并开始制定拓展东南亚地区的战略规划。如若顺利港股IPO,铜师傅全球化进程将加速。
谷子经济爆红
这里意外批量诞生IPO
犹记得2020年那一天时年33岁的王宁率队泡泡玛特登陆港交所IPO敲钟。早年间,王宁和他大学时期的同伴一起创办了泡泡玛特,2016年推出了首款Molly十二星座盲盒,一炮而红,掀起了Z世代购买盲盒的风潮。
一度被视为“看不懂的生意”,泡泡玛特经历过一段无人问津的艰难时期,终于在2020年12月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开盘市值超1000亿港元。这是港交所难忘的一幕。
走过低谷,泡泡玛特2024年以来的股价已经飙涨超7倍,最新市值超2600亿港元,为身后投资人创造了丰厚的回报。不久前,从天使阶段就开始陪伴的蜂巧资本出清了所有泡泡玛特股份,14年陪跑回报30亿元,令人艳羡。
当国潮崛起,在文化自信与兴趣消费的氛围下,“谷子经济”席卷而来。
所谓“谷子经济”,即围绕二次元文化及其IP衍生产品形成的新兴消费现象,包括了如手办、毛绒玩具、吧唧(徽章)、卡牌等在内的各类周边商品,它们承载着情绪、粉丝文化以及社群认同等多重价值。
小小IP却蕴藏着令人惊叹的生意。今年1月,凭借“百变布鲁可”“奥特曼”“变形金刚”等热门IP,中国拼搭角色类玩具品牌“布鲁可”在港股敲钟上市,此次IPO,布鲁可热度惊人,是今年最有吸引力的香港IPO之一在招股过程中获得6000倍认购,国际配售部分获得了约39倍的认购,超乎想象。现在,布鲁可最新市值已超360亿港元。
在学生圈,一家名叫“卡游”的公司成为顶流。靠着奥特曼、变形金刚、火影忍者、斗罗大陆、小马宝莉等全球知名IP,卡游这种集换式卡牌模式在新一代消费者群体中风靡,2024年收获百亿营收,被认为是“卡牌界的泡泡玛特”,如今正在冲刺港股IPO。
还有名创优品旗下的文创玩具品牌TOP TOY也传来分拆并独立香港上市的消息,玩具品牌52TOYS刚刚收获万达、中国儒意的注资,此前曾传闻其或赴港上市。
从泡泡玛特,到卡游和布鲁可,再到铜师傅,不同的时代终将会诞生不同的公司,一批意想不到的IPO正悄然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