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吴斌
编 辑丨包芳鸣 刘雪莹
北京时间5月2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数据截至20日21:40
美股科技七巨头除特斯拉外悉数下跌。
数据截至20日21:50
美国国债收益率继续攀升,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5%。
据券商中国报道,继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北京时间5月20日又下调了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大型银行的存款评级。有分析指出,此举标志着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罕见打击,可能会提高借贷成本。
美股“意外”走高
尽管美股面临诸多挑战,4月一度坠入熊市,但投资者如今却“意外”发现,美股再次悄然逼近历史新高。美国东部时间5月19日,标普500指数六连涨,收盘距牛市仅“一步之遥”,离历史新高只差3%的涨幅。
在标普500指数逼近历史新高背后,穆迪此次下调评级并不像2011年标普下调评级那样令人震惊,那是有史以来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遭到下调,如今美国财政问题已是“公开的秘密”。
方德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本次下调评级是在一个市场已经有充分预期的时间点,标普和惠誉早在2011年和2023年就下调过美国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的下调尤其意外,所以当时市场波动较大。但实际上,在约1个月后,美股就又分别收回失地,在接下来1年上涨20%—30%。调整评级本身是一个事件驱动型的因素,市场没准备好,短期波动就大,这次很明显是准备好了。
与此呼应的是,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分析师Thomas Lee认为穆迪下调评级“基本上不是什么大事”,同时补充说如果股市出现任何疲软迹象,他将“逢低大举买入”。“穆迪引用的是我们已知的事实,那就是美国巨额的赤字,所以这并不令人‘意外’,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增量信息”。
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和前两次相比,本次评级下调正值美联储降息周期,在利率预期走低的环境下,对美国资产整体的影响较小。股票资产盈利仍然具备韧性,体现在交易层面就是风险事件有所动摇股市交易,但是思考之后,趋势仍然回归到基本面。
不过,如果美联储缓慢降息、维持偏紧缩政策,美股可能承受一些压力。由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9月前美联储或不会下调利率。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对经济前景有更好了解。“我们不可能在六月份就明白这里发生了什么,七月份也不会。这将是一个收集数据、获得更清晰图景并观察事态发展的过程。”美联储接下来三次会议将分别于6月、7月和9月举行。
无独有偶,亚特兰大联储主席Raphael Bostic在重申今年将降息一次的预期时,强调了对通胀的担忧,认为可能需要等待三到六个月才能看清局势将如何演变。“鉴于我们两大使命的轨迹,我对通胀方面感到非常担忧,主要是因为我们看到预期正以令人担忧的方式变化。”
王昕杰对记者分析称,关税对于经济的影响有所下降,投资者对降息的预期也开始回落。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将降息2次,但都聚集在下半年,未来就业和通胀数据尤为重要,如果就业数据或通胀数据没有大幅下滑,上半年降息的概率不高。市场仍在期待宽松货币政策支撑美股。
短期来看,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有限,但中长期仍是个问题。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解决方案副首席投资官Max Gokhman提醒,随着大型投资者开始逐步将美国国债换成其他避险资产,债务偿还成本将继续攀升。不幸的是,这可能会给美国债券收益率带来危险的熊陡螺旋,进一步给美元带来下行压力,并降低美国股市的吸引力。
散户爆买
从资金流向来看,在关税谈判取得进展等因素提振下,截至5月14日当周,美国股票基金五周来首次吸引资金流入。
根据LSEG理柏数据,投资者净买入价值128.6亿美元的美国股票基金,为4月9日以来的首次单周净买入。美国大盘股股票基金吸引了50.6亿美元资金净流入,部分扭转了前一周136亿美元的流出。小型股基金净买入10.5亿美元,中型股基金净赎回约6.5亿美元。美国行业股票基金吸金27.7亿美元,为1月29日以来最强劲的单周资金流入。具体来看,金融、工业和医疗保健板块居首,分别流入5.96亿美元、5.59亿美元和4.75亿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在美股悄然逼近历史新高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散户爆买驱动的。
根据摩根大通量化团队汇编的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5月19日正午12点30分,个人投资者净买入41亿美元美国股票,创下该时段历史纪录,也是首次在正午前突破40亿美元大关。5月19日散户的交易量占比高达36%,超过四月下旬的水平,创下历史新高。
张弛对记者表示,这次不一样的是散户热情非常高,目前散户持有美股的占比已经升至30%—40%,较过去10年大幅上涨,虽然现在各大机构都在减少美股持仓,但散户的承接力量很强,这也是5月19日美股强势的核心原因。
散户爆买美股,机构相对谨慎,为何出现这种“分歧”?在张弛看来,这和两者的行为特性有很大关系。如果机构认为美股高估,就会将资金配置到别的区域或者资产,灵活性好很多。而美国散户除了美股之外,可能对其他市场的认知并不高,美股丰富的衍生品市场也给予了散户非常多的选择,这也增加了散户的参与度。
这也意味着市场的风险偏好再度升温。王昕杰分析称,这是典型的乐观情绪回归的交易特征。美国关税政策略微软化,前期的悲观情绪快速扭转。散户忽视其中的风险,但机构投资者仍然谨慎,担心未来可能仍有变数。
华尔街警告“风险被严重低估”
尽管美股悄然逼近历史新高,但未来仍有诸多风险需要警惕。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警告称, 美股反弹反映了极端自满情绪,美国创纪录的赤字、关税和国际紧张局势的风险被严重低估。“市场下跌了10%,又回升了10%。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自满情绪。”
在戴蒙看来,市场目前对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盈利预期过于乐观。他预计,随着企业在不确定性下削减或撤回业绩指引,这些盈利预测将进一步下降。“年初大家预测的盈利增长是12%左右,而六个月后可能会降到0%。一旦盈利预期下调,市盈率也会下降,股价自然会受到影响。”
此外,戴蒙还提醒,特朗普政府关税的全面影响尚未显现,即使按照目前的水平,关税也“相当高”。他进一步警告称,关税带来诸多风险,通胀上升和滞胀的可能性比预期要高,滞胀的发生概率“可能是市场预期的两倍”。
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王昕杰表示,接下来需要观察四点情况: 关税谈判进展、减税法案进展、美联储的政策变化和债务到期冲击。
在张弛看来,除非发生极端且市场没有准备的事件,美股一般不会进入深度熊市。但现在美股估值并不便宜,需要优选板块。例如,美股医疗板块目前具有战略性配置意义。未来美股的上涨速度会逐渐放缓,预计未来5年的年化回报率在高个位数。估值已经没有空间了,只能靠盈利慢慢上行。
需要警惕的是,即使在最近一轮下调后,关税仍然很高,这对美国企业不是个好消息。张弛警告称,关税肯定会对企业盈利产生冲击,目前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约30%—40%的营收来自于海外,10%的关税可能会对整体盈利带来3%的负面拖累,短期内盈利确实有一定的压力。
美国经济已经在高利率、高增长、通胀中枢抬高的环境中发展了几年,张弛提醒,融资成本的提高会让更多企业选择降低杠杆,减少利息支付,盈利预期增速也会慢慢下降,预计未来5年美股的回报率会从之前的15%—20%下降至5%—10%区间。
鉴于美股估值已经不低,未来投资者或许会更青睐其他资产。王昕杰对记者表示, 目前美股的估值回到了21倍以上,相较于其他国家仍然过高。如果贸易谈判出现进展,美股可能仍然有短期的上涨空间,未来进一步的表现要视关税谈判的进展。从更长的维度来看,谈判虽然在进行,但不排除其中的复杂性和波动性,在美联储不会预防式降息的背景下,叠加美国债务供给压力,他建议仓位集中在美股的投资者可以乘着美股反弹去做进一步的仓位平衡。
(部分资料来自券商中国、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