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d数据显示,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股6日以0.13%跌幅领跌,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6亿元。 ]
随着一季报披露完毕,叠加市场风险偏好边际变化,前期表现强劲的银行股节前开始出现明显回落。“五一”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集体大涨,银行板块延续跌势,个股表现分化。
有银行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银行股当前面临多方面因素干扰,一方面一季度利润低于预期,另一方面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银行股相对收益趋弱。综合机构观点,银行业全年盈利增速仍有望转正,但关键在于稳内需和稳外贸的政策效果。
宏观政策方面,随着央行节前买断式逆回购首现缩量,市场对降准、结构性工具扩容与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多位分析人士判断,银行股息依然具有一定吸引力,但短期内可能面临股价波动压力。
银行股跌势持续
5月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13%,深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7%,北证50指数涨3.21%,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上涨。市场全天成交13644亿元,较上日放量1714亿元。
但在此背景下,银行成当天唯一飘绿的板块。Wind数据显示,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股6日以0.13%跌幅领跌,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超16亿元,其余30个行业板块全线飘红。
4月30日银行股在震荡市中领跌,当日中证银行指数跌幅达2.13%,37只个股飘绿,仅浦发银行、郑州银行、民生银行微涨。其中,华夏银行跌8.55%,北京银行、沪农商行跌超4%。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跌幅均超过3%,中国银行、邮储银行跌幅也在2%以上,交通银行跌1.32%。
从消息面来看,截至4月29日晚间,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度经营业绩全部出炉,整体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盈利增速创下新低。
今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营收勉强维持正增长,但营收和盈利增速较去年同期多数下滑,相比刚披露的2024年年报盈利增速落差更大。42家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总额约564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8亿元,其中六大行整体同比少赚73亿元。
具体来看,一季度共有12家银行盈利呈负增长,六大行中有4家在列。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减少3.99%;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9%、2.62%;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归母净利润维持同比正增长。同期,厦门银行、华夏银行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14%,贵阳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归母净利润降幅也在5%以上。
对比来看,一季度仍有多家银行保持了盈利两位数增长,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常熟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达到13.81%、16.42%、16.47%、17.3%。同期,江苏银行、青农商行等10家城农商行归母净利润在5%以上。
对于行业利润整体负增长,中金公司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对第一财经表示,一季度银行利润负增长、低于预期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债市利率大幅波动导致的投资收益下降,但信贷需求偏弱、息差的压力、零售贷款信用风险的上升同样值得关注。
以六大行为例,受重定价较为集中等因素影响,一季度六大行净息差均有不同程度下行。其中,邮储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一季度净息差较去年末降幅在10BP以上,分别下降16BP、11BP、10BP。同时,拨备反哺带来的盈利支撑也有所减弱。在其他非息收入中,各行投资收益贡献度提升,但因为国内外债市波动加大,多数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增加。
对于银行业一季度表现,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表示,大行信贷量价承压但非息收入拖累小,其他类型银行信贷量价压力小但非息业务拖累更为明显。
聚焦市场最关注的净息差压力,戴志锋认为,从同比、环比拆解来看,2024年1年期和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降幅均为过去四年最高,国有行对公中长期、按揭占比高,因此一季度重定价压力最大,叠加生息资产同比增速小幅放缓,因此国有行短期量价承压,利息收入增速表现最弱。相比之下,城商行、股份行息差表现更优,叠加城商行、股份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提升,助力城商行、股份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改善显著。
从周二个股表现来看,全天共有31只个股收跌,跌幅靠前的以城农商行为主,其中苏州银行、渝农商行、重庆银行等跌幅在2%以上;另有9只个股飘红,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以1.92%、1.55%涨幅领涨。
未来走势如何
此轮调整之前,中证银行指数刚刚触及7446.83高点,创近4年来新高。华安证券报告指出,银行板块节前表现不佳,主要原因是一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
有银行业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行至高位的银行股压力一方面来自基本面,另一方面也跟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避险情绪降温有关。
“然而,这种下跌只是快而短暂的情绪反应,银行板块仍然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华安证券报告也分析称,银行板块的配置核心逻辑在于高股息率,这在高位震荡市或弱市中更具吸引力。另从稳市和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角度,银行板块具备短期和中长期的战略性配置价值。
在戴志锋看来,重定价后大行息差压力后续有缓释,城农商OCI(其他综合收益)储备可观,全年其他非息压力可控。在“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投资价值依然值得关注。“一季度国债收益率上行的趋势面临边际变化,银行板块高股息的性价比提升。”他认为,高股息的大型银行及拥有区位优势、确定性强的城农商行仍是未来银行板块的投资主线。
“一季度的利润负增长仍有可能在后续季度转正,但关税潜在冲击、息差的趋势、拨备支持利润的空间、债券收益的贡献成为关键因素。”林英奇认为,全年银行利润仍有望转正,但关键因素在于后续稳内需、稳外贸的宏观政策效果,以及货币政策通过降准、再贷款利率下调等方式对于息差的呵护。
他进一步分析说,银行股息仍具有吸引力,但基本面压力、分红除权因素可能带来短期股价波动。接下来要继续关注经济刺激政策的落地效果,尤其是居民端支持政策对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意愿的影响。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日收盘,42只银行股中有14只个股股息率仍在5%以上,包括华夏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厦门银行、成都银行、南京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等,同期仅西安银行、郑州银行股息率在3%以下。从分红情况来看,综合考虑去年中期分红情况,去年42家上市银行预计共分红约6310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近3%。
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市场对增量宏观政策的预期持续升温。就在4月30日,央行宣布开展了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7000亿元,6个月期5000亿元。考虑到当月分别有1.2万亿元3月期和5000亿元6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缩量5000亿元,意味着该项政策工具创立以来首次缩量。
在此背景下,市场对降准及结构性降息落地的预期进一步前移。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最新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5月7日上午9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上一篇:Temu美国站,重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