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2025年5月1日,上海。航运界网正式发布“2024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以下简称“本榜单”或“榜单”。)
前言
今年是航运界网发布“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的第十年,该榜单自发布以来持续收到业界关注。2024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全球供应链经历了深刻变革。国内方面,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不平衡的情况较为显著,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总体下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近70万家,数量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我国“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企业数量达6338家,较2023年底增加612家。
从产品出口类型来看,2024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出口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8.7%,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9.4%,拉动全商品出口增长5.1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产品、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配件、家用电器、通用机械设备、船舶、音视频产品、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医疗仪器等10个品类出口实现增长,突显了我国贸易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机电产品出口韧性。
贸易伙伴方面,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22.0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我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自RCEP生效实施三年来,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累计进出口38.57万亿元,货物贸易规模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保持在30%以上,地区合作活力持续释放。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12.18亿吨,同比增长3.5%;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92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2%。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同期,在两项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八席和六席。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为4818万载重吨、11305万载重吨和20872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55.7%、74.1%和63.1%,其中,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为我国造船史上最好水平。另外,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全国各家造船厂都超额完成全年经营指标,市场需求增长迅速。
2024年,航运市场面临着全球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冲突不确定性、市场供需失衡、绿色转型等多种挑战,给全球供应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各港航上市企业在稳固原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以数字智能科技驱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的共建共享、互惠互通,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接下来,航运界网将为您揭晓这些企业在2024年的重要表现。
榜单说明
本榜单选取2024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台湾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以港口码头投资与经营、运输船舶投资与经营、修造船及相关航运服务业为主营业务或核心业务的企业,覆盖我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囊括港口、航运和船舶以及航运服务等相关领域。
本次上榜企业数量为83家,较之前有所变动,详情为:首先是剔除2家企业,华荣能源(01101HK)停牌,ST锦港(600190SH)暂未公开财报数据,从榜单中剔除。其次是新增3家企业,汇舸环保(02613HK)、德翔海运(02510HK)、松发股份(603268SH)主营业务与航运运输相关,将其纳入。
本榜单继续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两个指标的高低为序,分列两个榜单。
净资产收益率(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企业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此外,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打破了企业之间行业、规模、经营模式、主营业务的界限,是一个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比较适合港航船领域上市企业榜单排序。当然,净资产收益率并不完美。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并非仅由净资产而产生,且净资产收益率并不能充分反映一家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因此,我们保留净利润榜单。
本榜单的“净利润”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或与其意义相同之描述的简称,是上市企业极为重要的财务指标。净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上市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表现,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赚钱”与“赔钱”,是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是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的盈利能力体现。
榜单备注:
1.榜单原始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年报、招股书和东方财富网;航运界网搜集、整理、计算、统计、制表
2.榜单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一致的,以净值高者排名靠前
3.榜单货币计算单位均换算为亿元人民币,货币汇率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为基准,按美元汇率为7.23、港元汇率为0.94、新台币汇率为0.22折算
4.沪港两地上市的企业,业绩以A股业绩数据为准
榜单综述
本次入榜的83家企业,实现盈利的有77家,占比92.77%;亏损的有6家,占比7.23%;整体净利润录得2290.40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27.60亿元人民币。
(注:盈利指净利润值>0,亏损指净利润值<0)
全部上榜企业中,航运类企业有49家,占比59.0%;港口类企业有22家,占比26.5%;船舶类企业12家,占比14.5%。
全部上榜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41家,占比49.4%;在深圳上市的有13家,占比15.7%;在台湾上市的有10家,占比12.0%;在香港上市的有17家,占比20.5%;在北京上市的有2家,占比2.4%。
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据9席,船舶类企业占据1席,海丰国际(01308HK)以47.62%的净资产收益率居榜首。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后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据5席,港口类企业占据2席,船舶类企业占据3席,松发股份(603268SH)以-207.77%的净资产收益率垫底。
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据7席,港口类企业占据3席,中远海控(601919SH)以491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高居榜首。净利润排名后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据6席,港口类企业占据3席,船舶类企业占据1席,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以-3.22亿人民币的净利润垫底。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科技(600072SH)、重庆港(600279SH)、宁波海运(600798SH)这三家企业尽管各自录得净利润为正,但扣非净利润却告负,分别是-0.47亿元,-0.41亿元,-0.13亿元。此外,凤凰航运(000520SZ)、松发股份(603268SH)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双双为负值。
综合两个榜单,中远海控(601919SH)、长荣海运(2603TW)、海丰国际(01308HK)、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阳明海运(2609TW)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录得较高数值,应当是2024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中综合盈利能力高者。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凤凰航运(000520SZ)、松发股份(603268SH)、四维航业(5608TW)、益航股份(2601TW)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录得较低数值,应当是2024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中综合盈利能力差者。
航运类企业
本次共有49家航运类企业上榜,包括海运物流及货代相关企业,其中,实现盈利的有46家,占比93.88%;亏损的3家,占比6.12%。2024年度录得整体净利润1659.62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33.87亿元人民币。
上榜的航运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海丰国际(01308HK),排名最低者是凤凰航运(000520SZ);净利润排名最高者为中远海控(601919SH),排名最低者是凤凰航运(000520SZ)。
航运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21家,占比42.86%;在深圳上市的有6家,占比12.24%;在台湾上市的有10家,占比20.41%;在香港上市的有10家,占比20.41%;在北京上市的有2家,占比4.08%。
港口类企业
本次共有22家港口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20家,占比90.91%;亏损的2家,占比9.09%。2024年度录得整体净利润501.98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22.82亿元人民币。
上榜的港口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青岛港(601298SH),排名最低者为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净利润排名最高者为上港集团(600018SH),排名最低者为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
港口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11家,占比50.00%,在深圳上市的有6家,占比27.27%;在香港上市的有5家,占比22.73%。
船舶类企业
本次共有12家船舶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11家,占比91.67%;亏损的有1家,占比8.33%;整体净利润录得128.79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10.73亿元人民币。
船舶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汇舸环保(02613HK),排名最低者为松发股份(603268SH);净利润最高者为中国船舶(600150SH),最低者为松发股份(603268SH)。
船舶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9家,占比75.00%,在深圳上市的有1家,占比8.33%;在香港上市的有2家,占比16.67%。
航运界网将继续关注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的表现,同时密切关注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数智化升级转型过程中的最新进展。
本期封面:
(转自: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