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A股整体又开始震荡了,然而这种格局下,市场不是没有逆势的品种,银行股就很典型,成为了市场比较低迷时期最大的亮点,昨天盘中有多只银行股创出了盘中新高。
还有一个现象,无论是市场强势的时候,还是市场处在一个比较弱的格局下,银行股的向上趋势好像始终都没有变过,那么到底是什么资金在买银行股么?
这个答案市场曾经给出了很多,比如说保险资金、比如说外资,还比如说为了获得业绩基准的公募基金,我觉得这些都有可能性,但是可能性最大的大概率就是保险资金和外资了,从保险资金的属性而言,比较喜欢高股息风格,在这个当中煤炭和银行是过去保险资金的最爱了,然而保险资金属于长线资金,如果持有一个板块的话,多头的趋势性通常延续的比较好,从这个点而言,我觉得银行股的持续上涨,多少与保险资金的持仓有关。
而对外资来说,以前的时候比较喜欢A股的白酒,如今白酒行业的变化大概率使得外资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所以从港股的银行股走势看,都非常强劲,这个当中不排除外资的积极介入,然而正是因为港股银行股的强势,也明显的带动了A股银行股。
为什么银行股会再创历史新高,对未来行情的变化有何风向标意义?
无论是保险资金、还是外资金或者公募基金,我们只看到了资金对银行股的青睐,却没有想过,为什么资金如此的偏爱银行股,我想这就要跟银行股在市场中的属性联系起来,在我看来机构资金持续的参与银行股,这本身就代表一种明显的防御特征,说明了当前市场不稳定性的一种预期,而这背后也有对市场逻辑的偏见。
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每次A股市场出现向下风险的时候,总是有大资金挺身而出,但是每次到了3400点,这些资金似乎就悄无声息了,这往往给场内还是场外资金一个基本的印象,那就是市场始终处于大箱体的震荡走势,一般在震荡式中,防御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毕竟这个时候整体的成长波段收益较少,所以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防御,买入银行股享受高股息,这样利润的稳定性才会得到保障。
我想这应该是保险、外资以及公募持续买入银行股的基本逻辑,如果说有一天,市场开始摆脱了当前的震荡模式,突破3400点开始主攻的时候,那时候的银行股走势或许会落下帷幕,也是市场真正的从防御走向进攻,新一波行情开始的时点,只要银行股主导的盈利模式不出现变化,或许行情的震荡模式还会延续。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请谨慎!
上一篇:注意!波动加剧,防守策略为主
下一篇:矿端扰动频繁,锰硅涨势却难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