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截至2025年3月底的各国和地区美债持仓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再度减持了189亿美元的美债,当前持仓余额降至7654亿美元。而在同一时期,英国大举增持美债290亿美元,使得其持仓余额增至7793亿美元,成功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二大海外债权国。
中国曾一度持有超过1.3万亿美元的美债,但近几年不断减持,当前已降至8000亿美元以下。按此趋势预测,年底前中国的美债持仓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至7000亿美元以下。
与此同时,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也近期下调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将美国的长期国债评级从最高的Aaa下调至Aa1。穆迪指出,美国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24%,每年需要支付超过1万亿美元的利息,而债务总量的比重预计将在未来几年继续攀升,至少会达到135%以上。因此,穆迪认为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无法维持在最高等级。
此举之后,其他评级机构,如惠誉和标普,也纷纷将美国长期国债的评级从最高等级中剔除。这一系列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许多分析认为,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即将面临债务违约的危机。
网络上也有一些传言,称今年6月将有6.6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占据了美国全部债务的六分之一。这样的说法引起了不少关注和担忧,但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一传言完全不符合事实。事实上,6月到期的美债总额远远低于传闻中的数字,实际为1.45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短期美债(Bills)和部分中期美债(Notes)。因此,美国政府虽然确实面临还债压力,但并不像网上所言那样严重。
另一方面,各国央行的动向也表明,美债依旧被广泛看好。尽管中国在3月减持了189亿美元的美债,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则普遍选择增持。例如,英国增持了290亿美元,日本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增持了49亿美元,开曼群岛增持了375亿美元。整体来看,前十大美债持有国中,有七个国家在3月增持了美债。截止3月底,海外持有的美债总额达到了9.05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决定是否增减持美债的,往往是各国央行的行长,他们具有更为深厚的专业知识,而这也显示出全球央行对美债的信心。增持美债正是各国央行对美国偿债能力的认可,认为美国政府不会出现违约风险。
此外,美联储作为美国政府最大的债主,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元发行权。美国政府的总债务已达到36.2万亿美元,其中约9.05万亿美元由海外主体持有,其余部分由美国国内主体持有,而美联储持有的美债量最多,超过4.2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美联储具有“无限印刷美元”的能力,一旦美国财政陷入困境,美联储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新发行的美债,为政府提供流动性,保障政府资金的充足。
因此,虽然美国的债务问题确实日益严重,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推行不稳定的贸易政策下,导致美国主权信用受到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债将成为不安全的资产。尽管美债的信用评级可能继续下降,但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的国债,仍然是最具稳定性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总的来说,美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依然是世界上最为优质的金融资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