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晚,阳光保险公告称,董事会同意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设立,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该基金权益类资产投资范围包括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相关指数ETF和指数型基金。
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险资加大入市力度、进行长期投资的重要表现之一。业内人士认为,通过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可将其纳入长期股权投资,平缓市场波动对业绩影响,同时也能发挥险资长期投资优势。
试点基金专注于长期权益投资
阳光保险公告显示,经董事会5月16日审议通过,公司附属公司阳光资管拟发起设立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并由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简称试点基金)。公司附属公司阳光人寿拟出资200亿元投资试点基金份额,占其总发售份额的100%。该基金事项尚待股东会审议通过。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公告显示,该基金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方式为契约型开放式。其投资范围包括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管理类工具。其中权益类资产包括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相关指数ETF和指数型基金。存续期限为自试点基金成立之日起10年。
阳光保险在公告中表示,试点基金专注于长期权益投资,有助于拓展公司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了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优势,有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有助于降低权益资产市值波动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提升公司投资资本市场的能力。
今年1月,阳光人寿及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迎来新动向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也迎来新动向。
5月16日,“国寿资产”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国寿资产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国寿资产于4月9日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递交申请,拟联合相关机构共同发起设立鸿鹄志远(上海)私募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鹄基金”)三期,并于5月13日获得批复。
国寿资产称,鸿鹄基金三期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进一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
此前,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
险资入市节奏加快
自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启动以来,多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上近期拟再批复的600亿元,总金额共计达2220亿元。今年3月初,第一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500亿元已悉数投资落地,第二批获批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目前正在加速推进试点落地相关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是推动保险资金入市,发挥险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的有益尝试,也为市场和保险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机遇。
为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简化档位标准,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李云泽在上述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我们还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据悉,除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外,还包括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