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禾田:加码“数智化”降本增效,多举措提升回款效率|直击业绩会
创始人
2025-05-17 16:29:11

12月5日,玉禾田(300815.SZ)召开了2024年年度业绩交流会,公司董事长周平、总经理鲍江勇等12位高层领导出席会议,并就经营策略、回款状况、股东减持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复。

对于2024年取得的成绩,公司方面表示2024年是稳健增长的一年。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突破72亿元大关,达7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93%;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0%,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展望2025年,公司将围绕“科技赋能”、“智慧运营”、“价值再造”为发展理念,通过三大价值引擎(智能装备产业化、服务模式平台化、数据资产资本化)驱动增长。

持续推动“数智化”降本增效

玉禾田作为一家综合性城市服务运营商企业,其业务存在着劳动密集型的特征。据公司年报数据,期内公司在职员工数为95014人,其中生产人员数为92724人。

因此,对传统作业模式进行智能化、数字化、无人化的改造,是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公司在交流会提到,目前公司引入1吨智能清扫机器人、3吨级无人驾驶扫路机器人和巡查无人机等各类环卫智能装备,进行联合智能化管理与运营服务,实现人行道和机动车道同步清扫、市容市貌巡查联动作业。

此外,公司还通过自主研发的智慧城市运管维平台,可以实现所有环卫车辆数据化管理,实时状态监控,从以往的人工排班到系统自动排班,提高环卫作业效率,实时掌控环卫作业数据,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运营,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公司方面表示,目前,公司运营的项目成本中,人力成本占比为50%,公司稳步推进智能化替代,有计划地通过智能装备替换人力,节约运营成本。公司目前在深圳试运营的自研装备替代项目,取得了较好的降本效果。

不过,也有投资者表达了对“环卫机器人”大规模使用,可能造成大规模裁员的担忧。

公司方面表示,“环卫机器人”的应用将采取渐进式推进策略。在推进技术升级过程中,公司将秉持审慎稳健的原则:一方面在标准化作业场景逐步引入智能装备,另一方面保留需要人工判断的复杂作业环节,通过人机协同模式实现平稳过渡。我们高度重视技术革新过程中的社会责任,将通过岗位转型、技能培训等方式妥善安置现有员工,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兼顾就业稳定和社会效益,实现企业与社会共赢发展。

多元化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近几年来,玉禾田的营收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公司未来如何保持业绩增长态势,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公司方面表示称,未来将重点拓展高附加值领域,如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智慧市政(照明/管网运维)、再生能源等新兴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公司并购的深圳永恒光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累计三个年度实现的营业收入113,499.38万元,净利润13,174.57万元,为集团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加大AI算法、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研发投入,构建“装备+数据+服务”的一体化竞争力,强化行业技术壁垒。

据了解,玉禾田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晓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润智科”)构建智能化管理平台,为环卫设备、人员及车辆运营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晓润智科作为玉禾田的“智慧大脑”,整合AI算法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管理精细化水平,验证了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

多举措提升回款速度

年报显示,2024年玉禾田应收账款为42.18亿元,同比增长29.14%。由于近几年宏观环境变化,园林环保、城市服务等行业普遍面临回款难的问题。投资者对于玉禾田的应收账款回款情况十分关注。

玉禾田方面表示,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有所提升,但整体在可控范围内。应收账款管理是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国家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也有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改善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状况。同时,每个项目公司均设有专门的应收账款管理小组,项目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每月召开应收款专题会议通报收款情况,每周向集团总部汇报收款进度;出现特殊情况会启动预警机制,及时形成处理方案,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

公司2025年一季度回款金额达17.74亿元,同比增长21.26%,回款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也有投资者对减持情况保持关注。

公司方面表示,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47.92%,目前没有减持计划,且其股票质押仅占公司股份的14.24%,质押股份风险可控,目前不存在平仓风险或被强制过户风险,不存在负担业绩补偿义务的情况,不存在股份被冻结、被拍卖或设定信托的情形。(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周健,编辑 | 曹晟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恒力重工上市一事又取得实质性进... 5月16日晚间,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关于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
广州房贷利率今起上调10BP,... 钛媒体App 5月17日消息,广州多家银行上调房贷利率加点。从部分银行及房产中介获悉,5月17日起,...
上市一年多,星宸科技首发前股东... 5月16日晚间,星宸科技(301536)发布公告称,公司首发前股东Minos Internation...
内需配置价值彰显,重视食品饮料... 1~4月,食品饮料指数累计上涨0.5%,跑赢沪深300指数约2.9个百分点,市场表现在申万一级行业中...
“代工”风波里的娃哈哈:产量与... 瓶装水行业“硝烟”再起。5月15日,娃哈哈集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娃哈哈纯净水委托代工相关情况的声明...
【投融资动态】布尔科技B轮融资...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5月15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天津布尔科技有限公司B轮融资,融资额数千万...
CoreWeave第一季营收9... 雷递网 雷建平 5月17日 云计算提供商CoreWeave(股票代码为:“CRWV”)日前发布上市以...
快闪店频频闪现 这种新消费场景... “快闪店”是一种短期经营的店铺,是指商家在高人流量地区设置的临时性铺位,用来给零售商推广品牌和销售产...
直击股东大会 | 飞力达:关税... 每经记者|程雅 每经编辑|魏官红 5月16日下午,飞力达(SZ300240,股价9.93元,市值3...
张坤卸任副总 易方达基金高管重... 5月16日晚间,易方达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张坤因工作调整卸任副总经理职务,...
*ST九有及公司董事长袁硕因信...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5月16日,*ST九有(证券代码:600462)公告,公司于202...
亨通与“双碳”一路同行 □ 本报记者 周成瑜 亚洲最大的光伏电缆生产基地即将迎来产能的再次跃升! 近日,位于吴江区七都镇的亨...
重大资产重组,通过! 【导读】*ST松发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批复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在A股市场重组新规发布之...
官宣!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 每经记者:李蕾 每经编辑:程鹏,叶峰 《每日经济新闻》获悉,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显示该公...
比亚迪,调入! 5月16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恒生指数系列季检结果,涉及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翎翠滨江价格跳水,邹哲破釜沉舟 文/上海进深 魏薇 面粉价决定面包价。上周五的上海四批次土拍,杨浦滨江的地价又创新高。 N09060...
特斯拉股价连续四周上涨,马斯克... 特斯拉股价周五收盘上涨2.09%,报349.98美元,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又一个强劲的一周画上了句号...
谷歌CEO爆料:曾认真考虑过收... 皮查伊 北京时间5月17日,据《商业内幕》报道,谷歌公司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
玉禾田:加码“数智化”降本增效... 12月5日,玉禾田(300815.SZ)召开了2024年年度业绩交流会,公司董事长周平、总经理鲍江勇...
港股,重大调整! 5月16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布季检结果,恒生指数成份股数目将由83只增加至85只,调入美的集团、中通快...
穆迪下调后 美国失去最后一个最... 穆迪取消了美国的最高信用评级,反映出外界越来越担心不断膨胀的债务和赤字将损害美国作为全球资本首要目的...
创梦天地再现资本运作,股价大跌... 腾讯系港股上市公司创梦天地再现资本运作。 5月16日早间,创梦天地公告称,拟以0.72港元/股的价格...
知名基金公司,变更董事长! 【导读】又一位基金“老将”加盟,先锋基金迎来新董事长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前任董事长离职将近一个月...
卫冕冠军出局!东部前二全翻车 ... 北京时间5月17日,NBA季后赛东部半决赛G6,尼克斯119-81击败卫冕冠军凯尔特人,总比分4-2...
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落地 ... 昨天(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将以多个“首次”...
多个“首次”!证监会公布新规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
【立方债市通】洛阳国金产投拟首... 第 375 期 2025-05-16 焦点关注 全国专项债收储近4000亿元 城投企业收购面积...
证券投顾行业首家!九方智投加盟... 近年来,投资者保护得到监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的多方重视,成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
优衣库西南首家城市旗舰店开幕,... 5月16日,优衣库西南首家城市旗舰店·成都万象城店开幕。据悉,这家城市旗舰店,以近2000平方米的全...
诺和诺德宣布换帅 面对激烈竞争... 财联社5月16日讯(编辑 夏军雄)当地时间周五(5月16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宣布,随着减肥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