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集团5月13日发布财报,在集团创始人刘强东深入业务一线,带领各项业务创新突破下,核心业务优势愈加巩固,2025年一季度,京东收入增速创三年来最高,同比增长15.8%,大幅领先同期大盘增速,各项业务继续保持双位数的加速增长态势。时隔三年,那个高速增长的京东又回来了。
2022年11月,刘强东发布全员信祝贺京东全面盈利,但也在内部管理培训会上指出当前业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此后,其以一系列改革举措始终把握京东战略航向,也深入业务一线,在重大项目中给予清晰的指导。据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2024年一年,刘强东给京东管理层做了1800人次的培训,每周至少4天,给京东各个部门进行战略设计、业务打法、团队能力建设,甚至直接指导用户体验细节等,一度讲得声带撕裂,声音嘶哑。
“为将之道,身先士卒”。刘强东的打法并非简单的战略复刻,而是通过优质低价重构竞争壁垒、新业务生态协同、组织激活与员工共利、技术驱动效率革命,以一个企业家的社会担当,重新定义京东的增长逻辑。其核心方式在于将短期利润转化为长期动能,并通过创始人亲征一线的决策速度和资源倾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让拥有超72万名员工的京东如臂使指,刻在京东基因里的战斗精神被全面激发。
关注用户体验
“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
多年前刘强东曾谈到,“我不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商业模式,为你的合作伙伴创造了很多价值,为你的用户创造了很多价值,结果你却倒闭了、失败了。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执行出了问题,或者是我们管理团队出了问题,并不是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从上线百亿补贴、降低免运费门槛、强化供应链效率,到开放生态、低佣金甚至免佣金扶持POP商户(第三方商家)、推动流量平权,刘强东主打的是宁可牺牲公司利润,也要在确保品质前提下,推进低价策略。他强调:“低价是京东过去成功的关键因素,未来也将是唯一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低价的本质是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据透露,刘强东每周都参与零售、物流等板块的日会,每次会上,刘强东最关注的就是用户体验,京东所有会议室内都挂着“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的条幅。为了让用户可以更便捷地享受新品,京东新品成长“百千亿”计划将在今年实现6万款新品年销售破百万、6000款新品年销售破千万、600款新品年销售破亿。物流方面,在境内推出快递小时达,在香港推出自营商品“买贵就赔”服务,在海外拓展“包邮区”,提供当日和次日达。刘强东一系列操作正在重塑京东高速增长的“飞轮”:提升用户体验-提高下单频次-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为用户和商家让利-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重构行业生态
“用利润换商家活路”
拍板上线京东外卖,是刘强东做出的又一重构行业生态的决定。针对外卖行业“幽灵餐厅”、佣金过高、骑手无社保的痛点,京东对“品质堂食餐饮商家”免佣金,招募品质外卖;自5月起未来3个月招募10万名全职骑手;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连个人缴费部分都由京东全面托底。刘强东甚至在内部提出,京东外卖的净利润率永远不超过5%,即便行业普遍的这一水平都超过了15%,京东也要守住底线,“用利润换商家活路”。在商战焦灼的关键时刻,刘强东骑上电动车亲自配送外卖,与一线员工吃火锅,迅速扭转局势,让京东外卖日订单已经接近2000万单,为京东成功开辟了一个新的高频场景入口。
在外贸环境出现变化后,刘强东迅速提出以2000亿专项扶持资金帮外贸企业转内销。截至4月底,已有上万家企业与京东采销进入到实质性采购洽谈阶段,既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又好又便宜”的外贸商品。京东买药秒送与超15万家合作药店门店,为全国490多个城市的用户提供最快9分钟送达服务。京东家政开启“百县十万人招募计划”,面向百县千镇招募10万保洁师,全方位提升保洁师收益及用户体验。大企业布局犹如排兵布阵,讲究“形散神不散”,正是刘强东对新业务“不设限投入”的态度和前线作战打法,让京东对新增长曲线的战略性容忍有效放大,为京东在即时零售、全球化等新战场中赢得了加速扩张的先机。
内部上下同心
连续6次为基层员工涨薪
将者,仁严相辅,宽严并济。截至4月30日,京东体系人员已超过72万人,管理是个大难题。从2022年底开始,刘强东就围绕人才激励和组织架构做了一系列调整。精简组织层级、对高管层级进行人事调整、推广“BigBoss”机制,赋予基层团队更多自主权,“把决策权交给听得到炮声的人”,提升决策效率与组织灵敏度;连续6次为京东基层员工涨薪,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在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刘强东推动京东启动史上规模最大的校招。2024年底,他自费向员工发放8万盒巧克力,“下单到手麻”;又在春节前夕亲自慰问过去一年奋战在物流一线的兄弟们。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凝聚起京东内部情比金坚的“兄弟”友谊,也让京东全员的战斗精神重新被激活。
技术驱动效率
研发投入累计超千亿
当别人还在卷价格战,刘强东早早布局AI大模型和机器人了。2024年4月,他的“采销东哥AI数字人”亮相京东家电家居、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首次直播观看量就超2000万,累计成交额超5000万元。自2017年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截至2025年一季度,京东体系的研发投入已累计达1456亿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京东智能体的深度应用。智能体是能感知环境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代理体,可以是软件、硬件或系统,具备自主性、适应性和交互能力。如今,以数字人为代表的智能体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截至目前,京东内部已有超过1.4万个智能体在运行。京东云基于京东实战经验,成功解耦出协同办公、专业助手、客户服务、营销推广和数据应用五大核心场景,并通过京东云JoyAgent智能体平台向行业输出AI生产力,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作为目前物流行业商业智能(BI)领域最领先的技术,京东物流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治理与建模分析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一季度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依托国内首个全面开源的医疗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京东健康发布了基于线上全场景的大模型全系产品“AI京医”,和业内第一个面向医院全场景的大模型产品“京东卓医”。技术的升级有效提高了京东供应链效率,也为品牌、商家、员工和消费者创造了更多实惠。
兵法有云,“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当前,国际形势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大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理应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这要求企业摒弃利润至上的理念,更关注对群体、行业生态和社会的贡献。尤其在民营企业,一把手的心智决定了企业在市场激流中的行为范式。刘强东的躬耕一线,不仅为京东赢得可持续增长的动力,也为更多民营企业家带来信心,效益增长与社会担当并行不悖,与其为流量打“口水仗”,不如以实际行动创造社会价值,在国家即将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的背景下,京东以社会担当促企业发展的“飞轮”模式,值得更多企业借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申伊禾
下一篇:金价,突然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