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权益性投资在后续计量的会计核算有什么差异?
解答: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在后续计量的会计核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方式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直接影响利润表。例如,持有期间升值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贬值则反向会计分录。
(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所有者权益科目),不影响当期利润。例如: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后续即使终止确认,累计变动仍保留在所有者权益中。
二、持有期间收益的确认
(一)股利/利息收入
两者处理相同:均通过 投资收益 科目确认。例如,被投资方宣告分红时:
借: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减值处理的差异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不计提减值准备,因其公允价值波动已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在当期利润中。
(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通常 不计提减值(因其本身以公允价值计量),但需关注是否存在非暂时性价值下跌。若发生减值,需通过其他综合收益调整。
四、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处置差额计入 投资收益(当期损益)。例如: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及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差额)
(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处置差额计入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不影响利润表;
(2)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同步转入留存收益: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五、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直接影响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增加利润波动性。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仅影响资产负债表(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平滑利润但降低净资产收益率。
通过上述差异可见,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 是否将公允价值波动纳入当期损益,以及 终止确认时的留存收益调整逻辑。企业在分类时需结合持有意图和风险敞口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