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的出口迅猛增长,已经说明了一切。
3月份我国出口超预期,许多出口商赶在美国新关税生效之前疯狂发货,最终让3月份的出口激增远超预期。
具体来看,3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2.4%,远超4%的预期增幅。进口则同比下降4.3%,最终我国3月份的贸易顺差达到了1026亿美元。
仅仅一个月,贸易顺差就高达千亿美元,看起来是好事,但背后却隐含着出口商对高关税的恐惧。
我们显然都低估了特朗普关税核弹的威力,因为它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当下的宏观经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各种商品价格持续走低。
从鸡蛋到一顿热腾腾的外卖,各种商品价格持续走低,最终它一定会压缩企业的利润,蚕食员工的收入。
当每个人都因为收入减少变得更拮据的时候,这就会进一步压低物价。
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数年,从新冠病毒开始,我国居民家庭存款就一路走高,背后也反映了居民对消费的慎重。
叠加房地产下行导致家庭财富缩水,人们对消费也变得更审慎了。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又遭遇了特朗普的高额关税,最终局势可能会变得更糟。
刺激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无非就是投资、消费和出口,但过去几年我们的消费一直不景气,而企业投资意愿也不高,因为价格在下行,企业利润在减少,也迫使企业没有太多意愿进行投资。
在这个时候,出口成了拉动经济增长最大的一驾马车。
去年,出口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接近三分之一。这个时候特朗普对我国出口征收高额关税,就相当于堵死了我国出口增长拉动经济这一路径。
从数据来看,美国出口只占我国出口总额不足15%,看起来失去了美国市场影响并不大。但这其中,还有许多是经由东南亚绕道美国的转口贸易。
以越南为例,去年中越贸易额达到了2600亿美元,其中越南从我国进口了1440亿美元的商品,同期越南也对美出口了1400亿美元的商品。
另外我国同墨西哥的贸易额,很大一部分也是绕道去了美国。
除此之外,我国对美出口,还为我国提供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贸易顺差,去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3600亿美元,是万亿美元顺差中,最大的一个经济体。
不管是从贸易额还是从贸易顺差的角度来看,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一个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美国的重要性仍然难以替代。
在高达145%的关税之下,根据一些经济学家的估计,我国出口甚至可能会降至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出口下降意味着什么?
对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言,它意味着失去了订单,企业没有订单就很难存活,而工人没有订单也将失去工作,当这一趋势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扩大的时候,它还会加剧商品价格的下降。
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0.1%,这是连续两个月的下降,而生产者价格指数也下降了2.5%,物价也连续下跌了六个季度。
不能否认的是,这些数据表明了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通缩风险。
通缩会带来什么后果?
由于消费不景气,企业不得不降价去库存,企业利润会减少,又会反过来导致员工收入减少,叠加大环境下的就业形势艰难,最终会导致内卷还要加剧。
最后普通人的感受可能就是,要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长,才能够维持和过去一样的收入,甚至是哪怕付出更多的工作时长,收入也会受到下滑。
要想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要增加消费;而增加消费也有两个办法,第一个是增加外部的消费,也就是通过出口更多货物,来让工厂转起来。
但眼下,出口增长已经很难。
第二个办法就是刺激国内消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39%,远低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平均水平。
理论上居民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但现实情况是,居民消费的增长,有可能是最难的。
和出口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不同,消费是自发性的,很难通过人为干预去刺激消费增长,这意味着要想拉动消费增长,我们所需要做的会更多,难度乃至阻力也会更大。
这其中仅仅是收入分配再平衡,背后就可能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去解决。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新冠病毒给宏观经济仍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且这个伤害在今天还在发挥作用。
它加剧了不确定性,以及人们对消费的克制,最终抑制了企业投资发展前景。
而房地产则加速了消费的低迷,房地产行业在巅峰时期曾经占到我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但今天随着地产的下行,居民财富缩水带来的影响,还远远没有消除。
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乃至就业,当消费低迷的时候,就业也会变得异常严峻。
目前我国拥有2亿人灵活就业,从事快递、外卖乃至网约车的人数也迅速增长,而出口受损,毫无疑问会加速这一趋势。
根据高盛的估计,由于我国对美出口骤减,可能会有2000万工人因此失去工作。
高盛的模型是每10个百分点关税就会导致就业减少0.3%至0.6%,按照我国约7.5亿劳动人口计算,145%的关税就会导致2000万人失去工作。
关税还可能通过抑制出口、降低企业利润和投资意愿,进一步放大就业方面的压力。
当然,高盛也给出了建议以缓解外部冲击,第一个建议就是内需驱动,加强财政刺激、消费提振,从而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第二就是产业转型,推动自动化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最后就是市场多元化,扩展更多非美贸易伙伴,分散关税带来的风险。
当然,这个仅仅只是高盛的分析模型得到的预测;其实际情况还要分开来看,但不能否认的是,美国关税之下,也倒逼我们不得不向消费社会去转型。
刺激消费的本质,其实就是拉动企业投资最终拉动就业人口增长。
短期来看,我们的就业市场会经历一些阵痛,尤其是在外贸制造业;而长期来看,未来我们势必要朝着消费社会转型,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构建更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工会的力量去协调劳工薪资和企业利润的平衡。
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必须要转型的一部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