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能源行业公开抗命,中国官方点名警告李嘉诚,不要有侥幸心理。美国的能源行业为何会公开抵制政府命令?这与前期轰轰烈烈的“卖港案”又有什么联系呢?
据多家媒体报道,由于中美之间的关税战影响,两国之间的能源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根据《纽约时报》、彭博社等媒体的报道,自从2月10日开始,中国已经连续7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哪怕一船液化天然气(LNG),创下了五年以来的最长纪录。
但是对两国能源贸易造成打击的却远不止关税问题这么简单,不久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要对中国建造和运营的船只征收至少百万美元的停靠费,这让原本已经濒临崩溃的中美贸易再遭重击。如果按照一船能够运送1000个集装箱计算,那么每个集装箱的运费成本就将因此增加1000美元,美国此举原本是为了推动美国造船业的复苏,让世界上的海运公司重新选择美国的产品。
但是这一政策却严重打击到了美国的能源行业,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石油协会近日致信美国政府,表示美国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商,不会遵守贸易代表办公室的这一规定。理由很简单,就是以美国目前的造船能力,至少在2029年之前是无法生产出LNG船只的,因此对中国船只征收所谓的停靠费将会严重损害美国生产商的利益,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特朗普政府对LNG、汽油等产品的海运关税进行豁免,以维持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根据数据统计,在2023年,美国超过澳大利亚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船企在全球LNG船只领域的市场份额占到了35%,也就是说中美两国原本应该在生产和运输两端各自深耕,但是现在特朗普却要横插一脚,想要打击中国在海运领域的主导地位,但是却误判了形势,遭到了自己人的反对。
这件事情却足以给我们敲响警钟,按照特朗普的个性,他能够在美国境内对中国船只征收停靠费,那么在美国企业控制的海外港口当然也存在这种可能。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长和与贝莱德之间的港口交易,假如当时没有国家市场监管局的紧急介入叫停了这笔交易,一旦真的由美国财团控制了位于巴拿马运河的主要港口,那么中国的船只在通过或者停靠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被无端征收其他的费用呢?
不过长和集团却并没有放弃交易,彭博社报道称,长和正在筹划将原本的43个港口拆分成2个交易继续进行,其中位于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将被拿出来单独交易,其中贝莱德方面将占有51%的权益,意大利的TIL集团将占有49%的权益,而另外41个港口的权益将全归TIL所有。
很显然,在被监管机构盯上之后,李嘉诚希望采用“曲线”方式将港口出手,希望能够侥幸躲过监管。面对这一情况,我国市场监管总局的新闻发言人也对此进行了评论,表示将会对这笔交易继续高度关注,并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审查,相关交易各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