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塘主聊上市)
当下的IPO,各个板块对业绩的要求究竟是什么?我结合最新的情况,我也给大家做个介绍,也只能说是我个人的理解吧。
就目前能够接收IPO材料的有5个板块,分别是沪深的主板,上交所的科创板、深交所的创业板,还有北交所。
这两个主板的话我觉得条件都差不多,我觉得主板最后一年1.5到2个亿利润是可以搞一搞的。
科创板的话对利润要求不是特别死板,过去一两年科创板是取消了亏损企业的IPO,要想上科创板的话得盈利,这个盈利的话就基本没有要求,你盈利一两千万也行,反正你就是要盈利不能亏损。
但是最近半年的话,科创板放开了这个亏损企业的申报,那现在亏损企业也是可以去申请科创板上市了。比如说一个做半导体硅片的奕斯伟,好像是亏3-4个亿吧,然后最近科创板也还申报了几家亏损的企业。就是科创板对业绩不是特别的死板,核心还是看科创属性。
创业板的话,我理解一个亿利润申报创业板是可以搞的,我们有一个企业就是一个亿利润准备今年去报。但我最近又听说一个事情,就是有一家亏损企业准备要申报创业板,好像是创业板唯一的一家亏损企业。过去创业板是有亏损企业的标准,但实际上是没有企业申报成功上市成功。
IPO这块你看那个标准是一点意义都没有。我遇到有的企业老板说,我把IPO条件搞得非常清楚,我都把证监会交易所那个规则打印出来,看了好几遍了,那一点用处都没有,完全就是要看实际的案例,他的一个窗口的一个指导。
创业板的话原则上是要求很高的盈利,一个亿利润吧。
北交所的话4,000多万利润,4,500万利润,我觉得是可以搞的,是可以申报,低于4,000万那肯定是搞不了。
但北交所我觉得他不会去大幅的拔高他的这个业绩门槛,我觉得未来一两年吧,北交所5,000万利润应该都是有机会的。
装配式钢结构企业这个题材上北交所很难啊,北交所对创新性有一定的要求,你搞个钢结构这个比较难。但也不是没机会。北交所我感觉他偏好业绩体量大的,因为北交所那些企业的盈利都极其糟糕。北交所为了这个脸面吧,我估计还是比较欢迎一些利润高的企业到北交所去撑撑场面。
最近过会了的企业也挺奇葩的,北交所最近过会了一个做金属冶炼,做铅金属冶炼的一个企业,这是一个明确进入这个“双高”目录的企业,但只是说他主要是用废旧铅来冶炼,说不构成这个“双高”,用新料去演练的话就构成“双高”。他新料百分之二三十的收入。
北交所你不能按照以前的这个标准来看,北交所前两三年基本上消费企业都还可以上,那没有意义的。两三年之前这个上了的拿到现在来,是一点参考意义都没有。不要去参考两三年之前上的这些,那你现在去看看北交所那些企业,大部分都惨不忍睹啊,无论是业务还是业绩都惨得很。北交所以前还是叫精选层,那个时候一两千万利润都可以啊,那时候都很少有企业愿意去上精选层。你想一想吧,那个时候对企业的利润要求有多低。这个行业有多么的不挑啊。
4,000万利润都是指最后一年,我刚刚说的这个利润都指的是最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