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双双跌破7.25,随后有所回升。
数据截至5月9日14:14
消息面上,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8日大幅上涨1.03%,在汇市尾市收于100.639,创近一个月新高。
东海期货指出,特朗普宣布美英达成有限贸易协议,并且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大幅下降,暗示就业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受此影响,美元短期大幅反弹,全球风险偏好继续升温。
COMEX黄金大幅震荡,盘中跌至3278.9美元/盎司。东海期货认为,贸易情绪持续缓解美元企稳,削弱黄金避险属性。
数据截至5月9日14:17
专家解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表示,人民币汇率的扰动和支撑因素相对均衡, 人民币汇率短期或围绕新中枢双向波动,央行汇率政策更多侧重于纠偏单边预期。
民生宏观邵翔团队认为对于人民币的水平有两个标准:一是央行的心理价位,二是人民币相对于其他货币的变化。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顾思蒋在《中国货币市场》撰文称, 近期人民币汇率在贬值压力中短暂企稳,但贬值预期仍未消散。近年来传统贸易顺差对汇率的支撑减弱,宽利差背景下人民币持续偏弱仍是基准情形。但当前利好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正在累积:美国经济趋弱或加速推动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收敛;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产业升级、企业外币头寸积累等因素有望重塑汇市供求格局。在合适契机下, 人民币升值速度和空间可能超出预期,但短期仍需警惕美国关税冲击带来的不确定性。
人民币重磅信号
5月8日,衡量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关键指标——离岸人民币香港银行同业拆息(CNH Hibor)显示, 主要期限利率全线回落。
图 / 金十数据
其中,离岸人民币三个月Hibor下跌11个基点,至1.67788%, 创出历史最低纪录。
图 / 金十数据
据券商中国报道,有分析称,上述拆息数据反映交易员在香港市场取得人民币的难易程度。 CNH同业拆息利率多数下行意味着当前离岸人民币的流动性较为充沛。
此外,离岸人民币隔夜Hibor创近一周新低;一周期的Hibor触及近两周低点;两周期Hibor跌至4月24日以来低点;一个月期Hibor下跌8个基点。
“去美元化”加速,人民币受热捧
据财联社报道,根据Swift的数据,3月人民币占全球支付份额的约4.1%,目前仍要远低于美元49%的占比。不过,中国部分支付是通过其自建系统完成,且该系统正迅猛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从跨境清算公司了解到,自2015年上线以来,CIPS系统业务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12月底,CIPS已累计处理各类支付业务金额约600万亿元。 2024年,CIPS累计处理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金额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
3月份,中国投资者和贸易公司在跨境交易活动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 创下新高。根据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3月中国个人和实体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的比例为54.3%,总额达到了7249亿美元。
中马、中柬跨境人民币使用激增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共建国家的经贸、金融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境内和马来西亚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1020亿元,同比增长27%;与柬埔寨跨境人民币业务收付金额为50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为13亿元,同比增长23%。
法国里昂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李徽徽认为,跨境人民币使用激增,不只是技术或支付问题,更是中国与“友岸贸易国家”之间货币主权与产业互信同步深化的体现。
采访中,李徽徽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例说明跨境人民币业务合作的利好,“以马来西亚为例,其与中国的电子、汽车零部件和油气服务类贸易快速增长,使用人民币结算有效降低了汇率对冲成本。柬埔寨则更典型,是跨境人民币配合基础设施输出的样板。”
他认为, 人民币在RCEP框架下正在形成“以项目+金融”绑定贸易主导权的新模式。
李徽徽进一步表示,跨境人民币业务不仅会推动贸易效率提升,关键还在于人民币在亚太的本地化资产储备属性正在成形,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跨境资本流动自由化,以及对冲美元资产外部波动,都具有深远意义。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中国、财联社、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