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娱乐产业的格局正被一股神秘力量悄然改写。韩国人深夜不再沉迷网飞,而是捧着手机刷中国短剧;欧美音乐人放下Suno,转头投向中国AI音乐创作工具;还有一款中国虚拟社交软件,让全球300万用户欲罢不能。这背后的“幕后推手”,正是中国AI技术,而昆仑万维,无疑是这场变革中的耀眼主角。
昆仑万维2024年的财报数据一出炉,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56.6亿的营收,同比增长15%,海外收入占比高达91%,到了今年一季度,营收更是一路飙升46%,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可令人费解的是,2024年公司净利润却亏损15.95亿,今年一季度亏损还扩大至7.7亿。“增收不增利”,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仔细剖析,昆仑万维的这种状况,源于其独特的投入策略。一方面,它在技术研发上挥金如土。2024年研发费用高达15.4亿,同比增长59%,占总营收的27%;今年一季度更是豪掷4.3亿,同比增长23%。在这个技术为王的时代,昆仑万维深知只有打造出坚不可摧的技术壁垒,才能在全球AI赛道上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市场开拓上,昆仑万维同样不遗余力。去年投入23亿,今年一季度直接涨到8亿,同比增加92%。这种激进的打法,彰显出它想要征服全球AI市场的勃勃野心,不过短期内也让利润承受了巨大压力。
虽说短期内利润受挫,但昆仑万维在市场拓展和营收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AI社交业务单月收入突破百万美金,短剧平台Dramawave月流水突破1000万美金,预计到2025年底,年化收入有望猛增至3.6亿美金;AI音乐生成平台年化收入也突破了1200万美金。这一个个亮眼的数据,就是其市场竞争力的有力证明。
技术成果更是惊艳众人。自研的千亿级参数天工大模型Skywork 4o,处理15万字长文本不在话下;音乐推理大模型Mureka O1生成复杂旋律的速度,比Suno快50%;开源SOTA视频模型skyreels V2更是厉害,能一口气生成30秒电影级长镜头,在开源社区hugging的下载量一路飙升至3万次。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是昆仑万维的“硬实力”,更是其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底气。
当下,昆仑万维正在积极布局未来。财报显示,5月它将推出通用Agent平台,今年还计划量产AI自研芯片。一旦这些布局成功落地,昆仑万维将成功构建AI领域全产业链条,届时营收增长空间不可估量。不过,芯片研发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200人团队的扩张和研发费用的大幅增长,也让我们看到了技术攻坚期的艰难。昆仑万维能否突破重重难关,实现预期目标,还需持续关注。
昆仑万维正处在高研发投入与短期亏损的艰难阶段,但它全产业链布局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让投资者们看到了无限可能。若其核心产品能持续获得市场认可,冲击百亿级甚至千亿营收并非天方夜谭,成为中国AI领域的中流砥柱也指日可待。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密切关注昆仑万维的技术迭代、新业务拓展和市场反馈情况,或许就能抓住下一个投资风口。
下一篇:人民币汇率,跌破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