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相乘法怎么算目录
十字相乘法怎么算
怎么用十字相乘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十字相乘法怎么算
十字相乘法怎么做
十字相乘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 竖分二次项与常数项,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
2. 交叉相乘,和相加,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3. 检验确定,横写因式。
以上是十字相乘法的计算步骤,供您参考,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比如::(x-3)(x 5)=x^2 2x-15反之
x^2 2x-15=(x-3)(x 5)
x
y
1
-3
1
5
把二次项系数拆成1=1*1,常数项拆成-15=-3*5,交错相乘和为一次项系数:1*5 1*(-3)=2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它的标准形式为:ax2 bx c=0(a≠0)。
一元二次方程有4种解法,即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也就是十字相乘法,必须要把所有的项移到等号左边,并且等号左边能够分解因式,使等号右边化为0。
现在举例说明下十字相乘法的算法:x2 3x-4=0,
a=1,b=3,c=-4.十字相乘法就是把a、c分解成两个数相乘,然后十字相乘和是b
图解如下:
十字相乘法方法是:
十字左边相乘的积为二次项,右边相乘的积为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
原理就是运用二项式乘法的逆运算来进行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介绍:
十字相乘法是因式分解中十四种方法之一。
十字相乘法的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十字左边相乘的积为二次项,右边相乘的积为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
原理就是运用二项式乘法的逆运算来进行因式分解。
十字相乘法能用于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式)的分解因式(不一定是在整数范围内)。
对于像ax bx c=(ax c)(ax c)这样的整式来说,这个方法的关键是把二次项系数a分解成两个因数a,a的积,把常数项c分解成两个因数c,c的积;并使ac ac正好等于一次项的系数b。
那么可以直接写成结果:ax bx c=(ax c)(ax c)。
在运用这种方法分解因式时,要注意观察,尝试,并体会,它的实质是二项式乘法的逆过程。
当首项系数为1时,可表达为x (p q)x pq=(x p)(x q);当首项系数不是1时,往往需要多次试验,务必注意各项系数的符号。
判定:
对于形如ax bx c的多项式,在判定它能否使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时,可以使用Δ=b-4ac进行判定。
当Δ为完全平方数时,可以在整数范围对该多项式进行十字相乘。
原理:
一个集合中的个体,只有2个不同的取值,部分个体取值为A,剩余部分取值为B。
平均值为C。
求取值为A的个体与取值为B的个体的比例。
假设总量为S,A所占的数量为M,B为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