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于7月27日发表声明,表示美国与欧盟已经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根据这项协议,美国将对欧盟征收15%的关税,而欧盟则承诺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在未来追加6000亿美元的投资,同时大规模采购美国的军事装备。这项协议的内容涉及欧盟对美国的关税政策,以及大规模的采购和投资,形成了一个重量级的合作框架。
对于这一协议的达成,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满意,认为15%的关税是欧盟能够争取到的最佳结果。然而,这项协议在欧盟内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许多成员国对这一协议表示不满,认为欧盟在关税问题上向美国妥协,选择了“投降”,从而导致了这一协议对欧盟而言是吃亏的。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沉默了几天后,于7月30日的内阁会议上公开表示对这项协议的不满。马克龙批评欧盟在谈判中没有将自身视为一个强大的政治实体,并未充分利用欧盟市场的影响力对美国形成有效的压力。他指出,欧盟未能在关税问题上争取更多的利益,反而做出了妥协。
马克龙直言不讳地说:“欧洲还没有将自己视为一个真正的大国,要获得自由,你必须让别人对你感到畏惧。我们需要被畏惧,我们还不够令人畏惧。”这番话非常直白,表露出欧盟未能展现出足够的强硬姿态,让美国在关税谈判中做出更多的让步。马克龙认为,欧盟与美国签订的协议缺乏足够的气势,没有让美国真正感到压力。
尽管如此,马克龙强调,法国将继续坚持其坚定和强硬的立场,继续为争取更有利的关税政策而努力。他表示,法国将与美国的关税进行抗争,争取更多的关税豁免,尤其是在法国的葡萄酒出口方面。法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国之一,马克龙可能会在葡萄酒出口上与美国展开激烈的谈判,争取到更多的关税豁免。
除了法国,德国和匈牙利等国家也对这项协议表示了不满。德国右翼政党“选择党”领导人魏德尔更是直言,这项关税协议对欧洲而言是“耳光一记”。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则讽刺道,这项协议就像特朗普把冯德莱恩“吃掉了早餐”。相比之下,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等国则保持沉默,似乎默认了这一关税协议的存在。
那么,如何理解马克龙和德国、匈牙利等国领导人对协议的失望呢?这一事件引发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首先,欧盟成员国是否存在意见分歧?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亲自前往苏格兰与特朗普进行谈判,外界普遍认为她代表了欧盟的共同利益。然而,协议达成后,欧盟内部却爆发了争议,显然并未达成统一的意见。这一情况令人感到困惑,欧盟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怎么会在如此重要的问题上未能统一立场呢?
其次,为什么在签订协议时没有反对声音?如果马克龙和其他欧盟领导人如此反对这一协议,认为它是对欧盟利益的妥协,那么当初在协议签订时,为什么没有提出强烈反对?为何在协议签订后几天才站出来表达反对意见?这种“事后诸葛亮”的反应让人感到不解。
第三,欧盟如何才能让美国感到畏惧?多年来,欧盟是否曾经展现过强硬的姿态?在与美国的关系中,欧盟什么时候能让美国感到真正的压力和畏惧?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往往是合作和妥协,欧盟在很多问题上都向美国靠拢,难以展现出足够的自主性和强势。正因如此,欧盟未能成功地与美国对抗,也无法在关税谈判中占得更多的便宜。
因此,欧盟一直以来选择与美国接近的政策,恰恰是导致如今与美国妥协的根本原因。马克龙的发言虽然表达了对欧盟弱势姿态的不满,但这更像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抱怨,而非一项能够改变欧盟现状的实质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