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全岛封关进入倒计时,近日,免税龙头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免”)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但这份营收和净利双降的成绩单,无疑给市场泼了冷水。
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免营业总收入281.52亿元,同比减少9.96%;利润总额36.63亿元,同比减少19.21%;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减少20.81%。
中国中免表示,2025年上半年,在业绩持续承压的同时,公司加速推进战略转型发展,在深耕免税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宽“免税+”边界,并利用独家、首发、联名定制产品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中免健康自有品牌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呈现企稳态势,中国中免在海南市场的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近1个百分点。公司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存货周转率同比增长10%。
据悉,中国中免主要从事以免税为主的旅游零售业务,包括烟酒、香化、精品、服饰、电子产品等免税商品的批发、零售等业务。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免公司、中免投资公司分别负责公司的免税业务、旅游目的地商业综合体投资开发业务。
今年一季度,中免实现营收167.46亿元,同比下降10.96%;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38亿元、19.36亿元,同比降幅为15.98%、15.81%。按照中免发布的半年度业绩快报计算,第二季度实现营收114.06亿元,同比下降8.45%;归母净利6.62亿元,同比下降32%。由此可见,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中国中免营收净利连续双降。
中国中免在海南省拥有6家离岛免税店,包括目前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三亚国际免税城。作为中国中免重要的营收和利润来源,海南地区的免税业务表现与公司整体业绩息息相关。2024年报数据显示,中国中免超50%的营收来自海南地区,而免税商品销售占总营收的近70%,其毛利率高达39.5%,远高于有税商品销售13.45%的毛利率。
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情况
然而,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了疲软态势。海口海关数据显示,1至6月免税购物金额167.61亿元,同比下滑9.2%;免税购物实际人次248.2万人次,同比下滑26.2%;免税购物件数1487.5万件,同比下滑24.8%。虽然6月单月同比降幅较2024年同期有所收窄,但环比5月仍出现明显下滑,金额、人次、件数三大核心指标均呈现深度负增长。
记者走访青岛市内免税店了解到,根据政策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消费者才能在门店购买免税品:一是持有本人出入境有效证件以及所搭乘60日(含)内出境航空运输工具或国际游轮的购票信息;二是购物人需与提货人一致,且应在青岛这一出境口岸所在地完成购物行为。免税商品由门店统一封装并运送至机场或港口提货点,消费者在出境当日凭证件、票据和提货凭证现场领取。所有免税品需一次性随人携带出境,不可寄存或回程提取;若旅客取消行程或超时未离境,门店将协助办理退货或延期手续。
青岛市内免税店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2月18日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全岛封关运作以后,进口“零关税”商品将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由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取代此前的“零关税”商品正面清单。“零关税”商品范围将由目前的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约占全部商品税目的74%,这比封关前提高了近53个百分点。虽然采购成本有望降低,但普通零售商也将享受同等政策红利,免税店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
对于未来的发展,中国中免表示,下一步公司将不断加强战略引领,推进战略转型,通过业务布局调整,不断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大众新闻·风口财经记者 苏桐)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编辑: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