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高层在冯德莱恩与科斯塔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不久,迅速批准了一项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决定。这份关税清单规模庞大,金额高达930亿欧元,针对的是波音飞机、汽车及农业产品等多个美国的关键经济领域,标志着欧盟在经济层面对美国发起了强有力的反击。
此次欧盟的关税措施涵盖了波音飞机、美国汽车、波本威士忌以及大豆等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特产。这些产品不仅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与特朗普时期的选民基础紧密相连,特别是波本威士忌,作为特朗普支持者的象征之一,成为了欧盟报复的重点目标。7月24日,欧盟正式公布了这一报复性关税清单,其针对美国重要行业的意图十分明显。
这一决策的出台虽出乎许多人意料,但实则事出有因。自2025年起,美国对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了关税,并逐步扩大征税范围,涵盖了汽车、机械及农产品等多个重要行业。在此背景下,欧洲的汽车产业和航空业遭受了重创,特别是德国的大众公司和法国的航空制造业,分别因美国的关税政策损失惨重。
面对美国的关税政策,德国、法国等国家的产业链开始动摇,而这些国家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又使它们在应对时陷入两难境地。为了回应美国的举措,欧盟决定采取精确的经济打击,重点针对美国的高端制造业、农业产品及基础工业。此举不仅是对美国的一种反击,也标志着欧盟在悄然改变与美国的经济关系,试图寻找新的平衡点。
值得注意的是,冯德莱恩的中国之行在此次决策中扮演了关键角色。7月初,冯德莱恩与科斯塔访问北京,原本旨在讨论中欧在产能过剩、产业补贴等经济领域的争议。然而,访问期间,冯德莱恩的演讲超出了外界预期,她强调中欧贸易关系已达到“明显拐点”,并指出重新平衡双方关系的重要性。在中欧第25届峰会上,双方就气候变化、能源转型及绿色技术等领域达成了重要共识,尽管在一些经济问题上仍存在分歧,但中欧合作的潜力已逐渐显现。
冯德莱恩的中国之行不仅推动了中欧关系迈向新阶段,也引发了中国的迅速回应。中国对欧盟提出的“产能过剩”和“产业补贴”等问题表达了明确立场,指出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欧盟的保护主义行为。中方强调,欧盟应停止在贸易和技术领域实施“双重标准”,否则中欧合作可能陷入停滞。这一表态表明,中国已注意到欧盟在处理中欧关系时的摇摆态度,并划定了合作红线。
来源:http://www.cnu.com.cn/character/202507/10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