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提前预告了自己将在7月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与中方对等官员会面的消息。
讨论是否延长原定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暂缓期,即暂停加征24%关税的期限。贝森特称当前中美贸易处于“非常好的状态”,谈判是“建设性的”,暗示延期可能性较大。
着急的不仅是贝森特,更是特朗普,对于中美谈判,特朗普已经不能再等了。
如果8月12日关税恢复,美国对华商品叠加税率最高达160%,直接推高物价,老百姓骂声更大。
美国国债近期剧烈波动,政府财政运转受威胁。如果贸易战升级冲击经济,特朗普的“减税法案”等政策可能泡汤。
特朗普对日韩等14国加征关税遭集体抵制,欧洲德国还砍了30%对乌军援。美国发现单挑中国太难,急需谈判挽回面子。
贝森特提出探讨 “中国减少依赖出口、转向内需经济”的问题,实则是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想限制中国商品冲击国际市场。
美方强塞“中国买俄油、伊油”问题,试图施压中国配合制裁俄罗斯。
谈判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关税暂缓期再延长3-6个月,但部分“232国家安全关税”保留,芯片小幅放开,中国加速技术去美化。
但比起28号的谈判,更有意思的是中美在5月的日内瓦谈判和6月的伦敦谈判以及这一次,都是美方抢先高调官宣消息,这种“急不可耐”的表现背后是美国的国内压力与战略被动。
日内瓦谈判前,财长贝森特抢在联合声明发布前宣布“中美贸易状态非常好”,并称美方将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仅保留10%基础关税,中方对等取消反制关税。
当时国内通胀压顶,美国零售商警告货架空置风险,145%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出口暴跌34%,物价上涨引发民众不满。
关税伤及码头工人、卡车司机等特朗普核心选民群体,白宫幕僚警告“政策已伤害自己人”。
伦敦谈判前,特朗普就发推称“谈判会很顺利”,会谈首日结束,贝森特立刻对媒体宣称“进展良好”,卢特尼克吹嘘“富有成果”。
中国4月启动稀土出口管制后,美国70%依赖中国的军工和车企面临停产,美方急需用“芯片放行”换稀土。
日内瓦谈成的90天关税暂停期7月9日到期,若谈崩,24%关税自动恢复,恐引爆新一轮通胀。
中美关系里其实真的没中国什么事,全程都是美国自己的独角戏,要制裁中国的是美国,急着和中国符合的也是美国。我们只是在配合美国的表演罢了。
美国的这种别扭状态是美国霸权焦虑、国内政治裹挟和现实利益拉扯的“三重分裂”。
美国当惯了世界老大,看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全面追赶,心里发毛害怕中国会威胁到美国的世界地位。
于是拉北约32国“惩罚中国”、在南海搞军事侦察、对华加征160%关税、封杀华为 TikTok,一副要把中国往死里整的架势。
可是,一个国家强大的表现是什么?
就是与其他国家链接的程度深浅,如果一个国家,国际上有你没你都一样,那你肯定不强大,等你足够强大,其他国家就离不开你了。
中国现在就是成为了这样举足轻重的存在,包括美国在内。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敢说离开了中国自己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的。
特朗普通过一场关税战,向美国人有力的证明了中国制造业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老百姓买的中国商品,占了沃尔玛货架30%,关税一加,物价立马涨。
美国军工的稀土85%靠中国,中国一管制,F-35战斗机零件都造不出来。
美国过去忽悠发展中国家,美国之所以富强是因为美国制度的优越性,所以一个国家越像美国就越是前途一片光明。
结果呢?一众的国家都被美国忽悠瘸了。
早些年国内也不乏公知要中国全方面的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但好在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不听美国的忽悠,中国靠自己路子成了世界第二,非洲、东南亚纷纷点赞“中国方案”。
这就直接挑战了美国的“制度正义”。既然美国的制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那么美国的富强到底是靠什么呢?
美国是没办法让人去细究这个问题的,因为美国的发家史实在是说不上光彩。
只不过是人笑贫不笑娼的劣根性,看美国现在强大,所以什么都是对的,只要美国的正当性被怀疑,那么美国以前的那些黑历史就全都会被抖出来。
要知道,德国纳粹都是跟美国学的“先进经验”,这是一个比日本德国等法西斯还要邪恶的国家,现在却伪装成了文明的灯塔。
中国不是不能富强,但必须按照美国的方式富强,在美国的游戏规则下富强,可是中国偏偏不听话,偏偏现在美国要反过来听中国的话了。
能和中国坐下来谈判都被美国的政客当成是了不得的政绩,要提前好几天就要在媒体上广而告之。以前世界上刮什么风,得听美国的,但现在中国已经渐渐成为了新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