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可能会重返美国政坛,由此构成一项“风险因素”。
特斯拉的情况已经证明了这对企业确实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当老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公共事务上的时候,企业就可能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事实其实很明显,马斯克对于新游戏已经上瘾了,这就是特特原来做商人,但当他品尝到总统宝座的滋味后,他就再也回不到建筑商那个身份了。这很好理解。
俗话说,小男人不可一日无钱,大男人不可一日无权,权力才是男人的终极追求。
马斯克大概也是这样的情况。
马斯克可能重返美国政坛:他为啥敢硬刚总统?这正是美国厉害之处
在国内,很多人都很奇怪的一点就是马斯克作为一个商人,为什么敢跟现任总统吵架,而且言辞激烈,乃至步步紧逼,让总统下不了台,他难道不怕总统给他穿小鞋吗?
这就是情况不一样了,吃个饭都要讲究鱼头对着谁的地方的人们,就很难理解马斯克这样的行为。
毕竟他们习惯了吃个饭要排坐坐的逻辑,一顿饭只有一两个人是主角,其他人都是辅助和配角,或者就是只有一个大哥,其他人都是小弟。
其实,特特被曾经的“盟友、下属”如此针对,说不恼火是假的,他也确实想要给马斯克一点颜色看看,而且他已经动手了。
在因“大而美法案”关系破裂,马斯克声称要组建“美国党”之后,特特那边就开始审查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与多个联邦政府机构(如美国国防部、国家航空航天局等)之间的合同。
他或许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找SpaceX的竞争对手合作,让马斯克损失订单和收入,遗憾的是,SpaceX的市场地位非常稳固,在短期内没有办法替换,特特想出一口气的想法是落空了。
这件事说起来很笑话一样,但我却认为这正是美国真正厉害的地方。
企业治理和法制原则,才是美国的根基。
想一想,美国为什么律师行业那么庞大且业务繁忙?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人非常重视游戏规则,当然不能说它是100%遵循,但它只要相比其他国家好一点,那就能吸引无数有钱人的奔赴。
无规矩不成方圆。按照美国立国时候的顶层设计,其权力架构和规则是强调制衡的,哪怕总统也有边界,不能为所欲为。
因此曾有总统吐槽开会能够有三成的人支持自己就很了不起了。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就像是一个大号的企业,政商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统有很大的权力,但本质上也还是CEO的角色,受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制约。
比如特特想要搞一些不靠谱的操作,也能被司法否决,他被人说了坏话也需要到联邦法院起诉才行。还有跟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之间的矛盾,他多次敦促让其降息,可鲍威尔不给面子,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好到网上批评。
“我们仍然要坚持向美国学习,它百年积累,灵活的机制,在科学、技术上还是比我们强很多。”
有些话需要某些人说出来才管用,华为任总就看得透彻,说得明白,他曾指出美国是一个创新力井喷的国家,我们应该学习它的好方法、好机制:
我们要正视美国的强大,它先进的制度、灵活的机制、明确清晰的财产权、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保障,这种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美国土地上投资和创新。
唯有正视差距才能缩小差距,唯有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不断前进。
喊口号容易,批评容易,但现实中的追赶是很艰难的,回头看看我们数十年的历程,不知是有多少艰苦卓绝的奋斗啊。
哪怕到了现在,美国也没有落后,在AI等方面仍然是保持了领先,硅谷那盏不灭的灯,仍然在光芒四射。
美国为什么能够吸引无数的人才和资本朝它靠拢?核心就在于其治理、法制原则,有规则的确定性。它良好的商业生态环境,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从而推动亿万人才在那里创新、挤压、井喷。
马斯克能够跟总统“打口水仗”,换个角度看也是一种广告。
在马斯克看来,联邦需要降本增效,他原来带领的效率部就是干这个的。而特特则表示节省开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终止”联邦政府与马斯克旗下公司签署的合同。
两个人吵了这么久,马斯克都还安然无恙,甚至越来越猛,这就给了别人信心——在美国,骂总统确实没事。
这实际上就是透明化,什么事都要讲证据,哪怕私底下很虚伪,表面也要装样子,一切都按照规矩来,只有遵循游戏规则,这个生态才能繁荣起来。
原来马斯克刚跟总统闹掰的时候,我听身边有老板表示“马斯克犯了忌讳,以后危险了”,毕竟哪有一个商人敢“以下犯上”的道理。我倒觉得只要马斯克继续活蹦乱跳,那也相当于给美国打了一波广告。
而这也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美国的制度、商业生态、规则体系和对个人权利的原则性支持,都是它之所以强大的支撑。当然,“再次伟大”也说明它落后了,但它至少敢于直面问题,自我批判的精神很强。只要我们也能一直朝着自己进攻,坚持自我批判,那我们也必然可以强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