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动消费到价值认同,鸿星尔克用公益守住国货的精神内核
创始人
2025-07-22 01:22:53

出品 | 摩登消费

作者 | 婉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情绪消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跻身年轻人的“生活刚需”。

如果说收藏谷子的陪伴感、徒步露营的松弛感让情绪消费的概念开始深入消费者内心,那今年LABUBU的出圈爆火,则宣告了情绪消费时代的彻底到来。

情绪,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性事物,在今天的消费市场受到莫大关注,更揭示着一种深刻变化:

年轻消费者不再仅仅为功能或LOGO买单,而是渴望寻找价值观的共鸣。

而对于国货认同感越来越强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品牌能否“承担社会责任”“传承中国文化”,已经跃升为他们选择品牌的衡量标准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性价比。

最近,鸿星尔克再次响应时代召唤,掷地有声地官宣——携手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开启“熊猫家园守护计划”,以行动宣告:国货与国宝,从来都是中华民族刻在基因里的珍宝。

这次公益活动中,鸿星尔克携手熊猫家园组委会打造的于适同款熊猫家园公益T恤,不仅首发即售罄,而且被无数网友在线催加单。

一个国货品牌的担当,在此刻被清晰定义。

1、以国货之名,赴国宝之约

要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就要先从国宝的顶流地位讲起。

「摩登消费」观察到,鸿星尔克与国宝熊猫绝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跨界联动,而是一场酝酿已久的使命契合。

大熊猫是中国国宝,也是世界人民的顶流“团宠”,憨萌的一举一动都自带流量。长久以来,国宝大熊猫一直担任着中国的形象大使。从奥运福娃晶晶到好莱坞的功夫熊猫,“熊猫热”风靡世界,从未降温。

如果跟一群老外聊四川,他们可能对川菜、火锅兴趣寥寥,但若提起大熊猫,他们会一下围坐过来,两眼放光。

而守护大熊猫,就是守护14亿人心中的“国宝情结”。

早在2023年,鸿星尔克就发起了“大熊猫守护计划”,终身守护全球唯一圈养棕色大熊猫“七仔”,还联手中国绿化基金会向秦岭野生大熊猫栖息地捐种爱心竹林。

如果说2023年是鸿星尔克“守护七仔”是守护大熊猫的1.0版本,那么2025年的“熊猫家园守护计划”则是公益的2.0升级。

这次,品牌把守护的主动权交到了消费者手里。

2025年6月30日,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在成都正式拉开帷幕,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指导下,由成都市委、市政府主办,活动吸引了全球顶尖创作者团队,共征集了13000余件作品,覆盖了美国、日本、德国等20多个国家。

据「摩登消费」了解,鸿星尔克全球品牌代言人于适,担任“熊猫家园国际公益大使”,上身熊猫家园公益T演绎《时尚先生Esquire》7月刊封面,以国货型格守护国宝。除此之外,公益T恤义卖所得100%捐赠给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用于成都大熊猫守护及科研、维护兽舍等方面工作。

熊猫闪卡、熊猫痛包、熊猫零钱包等文创周边,也在各大门店开启感恩大放送活动,增加公众对濒危物种保护的深层关注。

在年轻人的热烈反响之下,公益在此刻,就成为品牌精神最直观的注脚:

首先,时间代表了品牌诚意最有力的背书。

从2023年“认养七仔”到2025年“熊猫家园守护计划”,鸿星尔克并非蹭热点的短期营销,而是将公益融入品牌基因的战略选择,持续投入传递出坚定的长期主义信号。

公众看到的是鸿星尔克年复一年的行动,是大熊猫栖息地改善、科研支持的进展、熊猫成长的记录等等。

更重要的是,也守住了国货的精神内核。

当其他品牌在直播间声嘶力竭地“求下单”时,鸿星尔克默默在公益发力。这场始于国宝守护的公益行动,也悄然为国货品牌撕开一道差异化竞争的破局之路。

「摩登消费」认为,营销活动、促销力度甚至是产品都极易被模仿追赶,但基于真诚社会责任构建的品牌精神与国民情感联结,却难以被快速复制。熊猫守护计划,赋予了鸿星尔克超越产品功能层面的独特精神标识——鸿星尔克既是“守护者”,更是“有温度的国货”。

于是,当消费者选择鸿星尔克,不仅是为产品买单,也在为这份守护家园、关爱生命的价值观投票。

可以看出,鸿星尔克的用心之处,这次“熊猫守护计划”绝非单纯的捐钱捐物,而是通过多年积累的品牌力,将公益效果最大化:

一方面,大熊猫作为无可争议的“全民萌主”,其稀缺性、文化象征意义以及自带流量的“萌”经济属性,为品牌注入无可比拟的情感穿透力;另一方面,支持鸿星尔克“守护熊猫”,本质上是消费者表达民族认同与文化归属感的最直接路径。

2、向全民传递善意,守护没有终点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鸿星尔克的官网上,一直写着这样一句话:

“一个企业不应该只是关心自己企业的利益,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回馈社会,帮助弱势群体。”

2021年,鸿星尔克因一次善举受到了巨大关注,网友称赞其为“国货之光”,这无疑是消费者对于鸿星尔克社会责任感的认可和回应。

但流量易逝,真正考验品牌的,是如何将瞬间的“感动”转化为持久的“认同”,鸿星尔克的感恩成长日,正是这一转化的关键载体。

这些年鸿星尔克做公益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把社会责任始终当成品牌价值观的一部分,一直到现在,鸿星尔克的感恩成长日已经不仅是公益,更是品牌与用户情感连接的年度盛典。

在长期坚持中,也让无数人从最初的“感动消费”到真正的“价值认同”。

当其他品牌在卷联名、卷营销之时,鸿星尔克自己造了一个节——感恩成长日公益IP。

比如,2022年的感恩成长日,鸿星尔克设立“鸿星有爱助残同行”项目,改善困难残疾人的生活质量;2024年,正值24岁的鸿星尔克联合汇源、蜂花、好想你等23家国货品牌,共同打造“国货感恩公益市集”。

鸿星尔克用一次次“感恩成长日”,把社会责任做成了年轻人抢着参与的“年度内容产品”。无论是参与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抢购公益T恤或是参与国货集市,这场的“参与式公益”,本质上是在用创新体验取代简单说教,用共创消解距离。

与此同时,用户在深度互动中,自然就建立起对品牌的价值共鸣,这时认同感就不再源于瞬间的感动,而是源于亲身参与的获得感与价值感。

鸿星尔克把公益创新性做成了年轻人抢着“玩”的爆款——感恩成长日这一IP不在于渲染苦难,而在于创造价值与快乐,让公众从“被感动”转向“真认同”。

从这个角度看,它为国货行业提供了一种破局思路——一种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善意经济”模式。

与其在红海中无限内卷,不如将资源投入创造社会价值,从而赢得更广阔的市场与品牌成长空间。

从拯救国货于危难,到搭建互助的桥梁,鸿星尔克逐渐从单一品牌进化为国货精神的代表,而最终美好的事情就发生了:

消费者从为感动买单,转向为信任价值投票;小国货品牌从被帮扶对象,升级为国货联盟;而鸿星尔克自身,则在公益中持续积累品牌势能。这一探索证明,商业向善并非成本负担,而是能驱动增长、打造差异化优势的战略选择。

公益是品牌最深的护城河,国民认同是最硬的品牌资产。

3、公益开花,口碑结果用内功对抗内卷

公益二字,从社会价值上来看就是在每一个微小举动里,都能埋下有爱的种子。

而从商业领域来思考,又何尝不是一种品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反卷思路?

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

公众很难了解内卷对于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无序低价竞争导致的后果是产品质量下滑,消费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产业链缺乏创新能力,最终行业衰退。

而强化行业自律的最直接方式,是企业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必须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简单来讲,经济责任就是创造价值,对消费者负责;社会责任是经营过程中要遵纪守法,比如保护员工权益,保证供应商利益;公益责任则是在商业之外,一定要有利民为善的建树,品牌才能长存。

举个例子,在鸿星尔克在“国民运动助力计划”中,这一理念得到了更淋漓尽致的诠释:

开启全国超过50个城市的国民运动课堂,并组建国民运动教练团队,通过专业技巧与训练指导,帮助国民跑者提供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鸿星尔克模式证明,在国货崛起浪潮中,责任竞争力愈发重要。

不论是在线下打造便捷友好的运动场景,还是在线上联动年轻人喜爱的代言人,鸿星尔克都在努力让全民运动,从口号变成一种年轻人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从国民中来,到国民中去——“为国民运动而生”的鸿星尔克一直都在坚定的路线上,做亲民、惠民,能给大众提供良好情绪价值的国民级品牌。

如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次国货与国宝的联动,更是一个行业对“何为好国货”的重新定义:它必须能接住消费者的情怀,更要能扛起民族文化的重量。

鸿星尔克在守护熊猫家园,不仅守护了国宝,更示范了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国货品牌成长范式——商业向善不是口号,而是与消费者携手打造更具温度的国货未来。

这或许正是国货精神的最佳诠释:产品力是根基,而懂得创新、尊重且愿与用户并肩同行的品牌态度,才能赢得持久热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身边的艺术作文 身边的艺术作文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
成长的烦恼作文结尾 关于成长的烦恼作文结尾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
伸出自己的手作文 伸出自己的手作文(通用4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
黄河的作文 有关黄河的作文(通用9篇)  导语: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
金价暴跌!美联储一推迟降息,完... 最近这金价,简直比小区门口那台总卡壳的摇摇车还离谱——伦敦金在3350美元/盎司那儿卡了快半个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