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洋河“一把手”张联东遗憾离场
创始人
2025-07-03 09:55:17

和刘强东在内蒙古把酒言欢不足十天,刚推出“兄弟携手共创未来”洋河大众光瓶酒的公司董事长张联东,就已悄然离任。

近日,洋河股份发布公告,宣布五年前走马上任的董事长张联东正式离任,彻底作别洋河。

五年前,张联东以变革者的身份开启了洋河的“二次创业”,并提出了“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战略,意图实现洋河“十四五”发展目标。

为此,张联东和全新的洋河管理层进行了一些列组织架构变革,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并对股东推出了更丰厚的股权激励,花样频出,势必让洋河重新伟大。

历经数年调整,2023年前的洋河重新杀回市场前三,再成白酒探花,张联东也收获了大量赞誉。

不过,五年来,这位没有太多酒企管理经验的掌舵者,还是没能彻底扭转洋河高端品牌构建不足的历史难题,由此,产品的结构性困顿也让洋河增长势能减退,如此大趋势下,洋河市值逐渐下跌,市场地位也开始边缘化。

正如一个个从低到高的音符相互串联,最终才能组成了一首完整的落幕曲:这些年洋河起伏波动的业绩,或许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张联东2020年的风光到任与如今的悄然离开,最终共同构成这位变革者在洋河岁月的终章。

一、到任与离开

近日,原定任期至2027年任期满张联东,提前两年与洋河股份挥手作别,一举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董事长等职务。

体面,是洋河股份对这位在位五年掌舵者的最后评价。公告中,洋河股份表示,张联东在公司任职期间,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品质等方面勇于创新。

回顾张联东洋河五年,功绩和遗憾共存:这些年洋河起伏波动的业绩,或许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张联东2020年的风光到任与如今的悄然离开。

过去多年,从一家区域酒企走向全国,洋河成为了江苏业界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可高速发展过程中棘手的问题往往如影随形,变革也成为洋河发展历程中的常态。

2012年,洋河内部变革卓有成效,市值一度超五粮液,剑指茅台。可到了2016年后,洋河增速变慢,尤其在2019-2020两年,洋河营收增速连续缩水,净利润表现转负。

彼时,受任于危难之际的张联东,尽管生平没有太多酒企管理工作的经验,可还是在2020年火速上任,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张联东掌舵洋河股份前期,围绕洋河产品、品牌、技术、渠道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到了2021年,张联东更是果断喊出洋河要“二次创业”,激情与干劲感染了市场,再加上“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发展战略逐步落地,于是,洋河2021-2023几年间,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从75.08亿提至100.2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5.5%。

改革让洋河面目一新,市场和舆论的赞誉也铺面而来。2021年,张联东成功当选"2021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当变革步入深水区,增长势能衰退,更多结构性的矛盾开始显现。

尤其在近两年,白酒行业已经天翻地覆:当下,在行业大盘表现低迷、头部酒企迅速分化的存量竞争中,利润往往收归了头部酒企高端爆款单品,此时,洋河在长久竞争里高端品牌构建不足的缝隙,也被逐渐拉大。

2023年开始,经历了张联东大刀阔斧变革的洋河,已经难扭形势。这一年,洋河增长势能进一步消退,成为前五酒企中唯一营收、净利润增幅仅个位数,销量增幅为负的企业。

到了2024年,情况没有好转,洋河的营收增长转负,历史上首次同比下滑13%至289亿,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超三成至67亿。至此,洋河在规模上被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反超,与茅台的营收差距拉大至千亿级,白酒探花名号不再。

此消彼长的竞争,行业地位的后退,逐渐停滞的洋河,也让张联东执掌洋河多年后变得被动,股东大会上开始频频致歉。

二、省内多了一个强敌

2023年洋河股东大会上,面对今世缘的步步紧逼,就有股东尖锐发问:“为何近些年江苏省内很多人,从原来喝洋河改喝今世缘了?”

张联东当时表示:“如果江苏省内市场都做不好,我们内部就要反思,目前公司内部已经在做一些研究和调整。”

为什么股东们要近乎咄咄逼人地发问?

原因在于,江苏省内市场是洋河多年来无可争议的基本盘。可随着今世缘的强势崛起,洋河江苏根基已经不稳。

2019年到2023年,洋河在江苏省内营收复合增长率为6.9%。同期,今世缘增速超19%。两者在江苏省内营收差距,也从18年的3.5倍缩小到23年的1.5倍,差距缩小到50亿。到了2024年,今世缘在江苏省内营收,已达到同期洋河的83%,几乎分庭抗礼。

并且,2024年,为洋河贡献超45%的江苏省内市场,营收还同比减少11.43%。

如此一来,今世缘在江苏对洋河几乎极限“偷家”,这对一直致力于巩固全国三强的洋河来说,正让这家企业陷入一种地位的降级。

放眼全国市场,2024年的洋河省外营收也同样出现双位数下滑,同比减少14.35%至155亿,毛利率同比减少3.35个百分点至73.72%。从这点上说,洋河 “以价换量”策略,似乎在全国区域扩展中得不偿失。

以价换量没能扩大规模,更是同步影响了洋河净利润的表现:2024年,洋河净利率同比减少7.15个百分点至23.09%,在A股前十的上市白酒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二。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洋河营收利润尽管双双下滑,可这家公司的分红力度却在节节攀升:例如,2023年,洋河股份拟现金分红70.2亿,分红比例提升至70%,较2022年同期(60%)进一步提升。

并且,按照彼时管理层的计划,2024-2026年每年分红不低于70亿元,分红率超70%。

可洋河的高分红方案,或许没有获得投资者们更多的认可。当下,洋河股份市值已不足千亿,相较2021巅峰市值3759亿,已经大幅缩水。

尤其到了最新的2025年一季度,洋河股份营收110.66亿,同比下滑31.92%,净利润36.37亿,同比下滑39.93%,在A股五家头部白酒公司中,洋河营收倒数第二,净利润倒数第一。

如此成绩表现,或许也成为了决定张联东去留一次决定性考察。

三、走向高端,成果如何?

时间回到2021年2月,彼时张联东刚接棒洋河董事长,一时意气风发。

上任不久,他就提出“十四五倍增计划”,目标是2025年营收突破500亿元,并推动洋河从“规模导向”向“品质+文化”转型。彼时,洋河以253.5亿元营收稳居行业第三。

为了激励与鼓励组织建设,张联东掌舵洋河股份半年后,就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以求重金激励,提升组织活跃度。

可在张联东掌管洋河的五年里,洋河高端品牌构建始终是一道历史性难题。

近些年,白酒行业剧烈变化,已经从量价齐升转向量减价升,行业集中、挤压、分化,次高端及二线以下白酒公司越发承压,高端化已经成为头部酒企的利润核心和核心基本盘。

过去多年,洋河推出品类极多,擅长打“酒海”战术。过去数年,支撑洋河高增长的主打产品,多为海之蓝、天之蓝等中端产品,品牌形象相对固化,消费者对洋河品牌定位认知带有成见,从低打高成为洋河一大难点。

可直到张联东离任,洋河的高端系列仍未真正形成长久可靠的爆品,去真正拉动营收:不管是洋河梦之蓝M9,还是梦之蓝手工版,以及双沟的头牌苏酒等高端产品,洋河在高端白酒市场影响力依旧有限。

例如,2006年就被洋河高端化寄予厚望的梦之蓝M9,十多年市场筛选检验后,这款官方指导价1999元高端白酒,却在2025年淘宝618期间,百亿补贴价已跌至741元。

加上,过去长期当下洋河虽有海之蓝、天之蓝、洋河大曲等看似丰富的产品矩阵,可产品结构的相对分散,资源难以集中于某一核心单品,或许也不利爆款聚焦,反而增加了市场推广和管理难度,并且容易出现内部产品间的竞争和内耗。

如此大背景下,当茅台、五粮液靠品牌溢价将吨价拉升至204.73万元与51.32万元时,洋河仍停留在20.31万元/吨的价格水平。

先前,张联东曾表示:“洋河股份的业绩中包揽大头的依然是中端产品,真正的高端线没有市场话语权。”

可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洋河管理层谈及对未来发展走势时,仍在继续“坚持开瓶为王,突出消费属性”等表述,延续了性价比至上的惯性,某种程度上,并未深层谈及品牌高端构建的核心命题。

此外,在洋河本具有产品优势的中低端市场,也从2021年后,行业竞争压力变大。包括山西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端品牌,开始由高打低,侵入洋河腹地。

高端产品进展不畅,为了规模又只能妥协于中低端市场,这也直接影响了洋河从2023-2024年,毛利率由75.25%下滑至73.16%,跌幅在规模前五白酒股中最高。同年,2024年,洋河中高档和普通两大品类营收也双双下滑。

乃至到了近期,或许并未转变思路的张联东,还在今年6月22日,在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战略发布会上,发布了定价为59元的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力图与京东战略合作,达成中低端酒品再次突围。

可当洋河仍痴迷全网品牌向下、调性继续下沉的时,一纸关乎洋河未来发展的重大人事变动,也让这场由张联东主导的变革戛然而止。

四、经销商命题一体两面

过去数年,洋河不好卖,压力最大的不仅是张联东,还有洋河数以千计的经销商。

在品牌由低打高的历程中,洋河高端品牌溢价构建不足,几乎已经成为遗留的历史问题,这也摇动了洋河核心的供销体系。

与其他酒企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力主多元销售不同的是,洋河近些年的销售仍由下游经销商掌控。多年来,经销商渠道能为洋河贡献超90%营收,直到2024年,洋河经销商数量仍高达8866家,为前五酒企第一。

洋河倚重的经销体系,曾帮助这家公司在21世纪初一举从江苏打向全国,上演了一幕幕“洋河奇迹”。可洋河过于倚重的经销商体系,也在近些年尾大不掉。

并且,这支为洋河贡献汗马功劳的经销商队伍,日子已经开始不好过,获取的销售额和利润与头部酒企差距变大。在2024年,洋河经销商的年均销售额约314.17万元/家,较上年下滑13.85%。对比行业其他龙头,2024年茅台经销商年均销售额约4262.06万元/家、五粮液为1313.34万元/家、山西汾酒为736.57万元/家、泸州老窖为1655.84万元/家,具有极大差异。

一般来说,头部酒企通常为先款后货,酒企的合同负债越高,意味着酒企尚未交付的货品越多,经销商的打款积极性越强。

可洋河经销商终端的销售不顺,也让经销商的打款意愿也在减弱,“拍桌子”解约经销商持续变多,难承资金周转压力的经销商打款意愿也在减弱。2021年到2024年,洋河合同负债由158.05亿大幅降至103.44亿。

据此前报道,洋河的经销商曾表示,洋河为了完成10%以上的营收增长任务,会将货品压在经销商手上。压力袭来,不少洋河经销商最终只能无奈选择解约。

酒越不好卖,经销商就越不愿意压货打款,越不打款酒企营收增速越低,就越会给经销商压力:如此不良性循环作用下,无疑加速了洋河经销商的密集“散伙”。

2020至2022年,洋河经销商解约数量分别为2300家、2600家、1799家,约占总量的20%-30%。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起,洋河不再披露经销商具体增减情况,可据相关报道,2023年洋河解约经销商数量约为2000家左右。

经销商大规模流动,也让洋河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不得不站出回应:“省外经销商淘汰率相对较高的原因在于,随着企业发展,部分小型经销商不满足公司高质量增长的需要,主动退出;省内经销商多为陪伴洋河持续增长的经销商,对公司经营理念较为认可,所以淘汰率低。”

更早之前的2022年,洋河股份经销商大会上,张联东曾表示:“让洋河的经销商成为这个行业最令人羡慕的经销商”。可在2023年,洋河经销商问题或许并未得到缓解。

于是,张联东在洋河2023年股东大会上,则谈到:“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的问题,这个体系不调整是不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洋河股份销量下降,库存上升,存货周转天数从805天升至898天,增加93天,在头部酒企中增幅较为显著,相较之下茅台、五粮液仅增加22天与15天。

五、“最大问题在我们管理层这里。”

今年2025年6月12日,洋河股东大会上,张联东直言不讳到:“最大问题在我们管理层这里。”

五年过去,张联东的五年发展之约却伴随一纸公告,成为历史。

目前,在洋河股份公司官网领导简介中,张联东的相关信息已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苏酒集团)新任党委书记顾宇的任职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洋河近期乃至更长时间段内,已经出现一系列人事变动。今年6月底,曾被称为洋河股份未来接班人的杨卫国,也被免去了洋河股份董事等职位。

前后不足20天,洋河就有两位核心人员相继离开,这似乎预示着洋河继续变革的决心:可从2022年以来粗略统计,洋河股份已至少经历了七次核心管理层的调动。

谁会是下一个“张联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诗经《褰裳》赏析 诗经《褰裳》赏析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
寻芳习家池阅读理解答案 寻芳习家池阅读理解答案  寻芳习家池  李春雷  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原文翻...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原文翻译赏析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
苏轼《日喻》原文和翻译 苏轼《日喻》原文和翻译  导语: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其文章也非常优秀,被后世所推崇...
原创 “... 一场由黄金引发的婚恋危机“以前结婚是买房难,现在连买金镯子都成了奢望!” 2023年开年,国际金价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