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打得火热,中国沉得住气,接连迎来援手,美国却被特朗普折腾得够呛,第一季度GDP直接萎缩0.3%,特朗普却说“衰退也能接受”,反观中国,沉得住气,还接连得到外部助力。
OPEC+突然增产石油,金砖国家也发声批单边主义,美国却在盟友圈里越混越孤立,美媒直言,特朗普百天就把美国百年攒下的优势败光了,这场博弈,到底谁占了上风?
文案|编辑:清
中美关税战打了一个多月,局面却越来越僵,特朗普上台后,挥舞“对等关税”大棒,想逼中国让步,顺便拉其他国家签贸易协议,重振美国制造业,结果不仅中国没松口,美国跟15个国家谈了两轮,愣是没签成一份协议,说白了,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但全球没几个国家买账,毕竟高关税这套玩法,伤人一千自损八百,谁也不想陪着玩。
而且美国经济已经吃不消了,第一季度GDP环比萎缩0.3%,这可是实打实的衰退信号,特朗普倒挺淡定,公开说“暂时性经济衰退可以接受”,这话听着硬气,可底气从哪儿来,着实让人犯嘀咕。
反观中国,应对关税战显得从容得多,没急着跟美国硬碰硬,而是稳扎稳打,争取外部支持,5月3日,沙特、俄罗斯领头的OPEC+突然宣布加速增产石油,这消息一出,全球油市都震了震,表面上看,增产能压低油价,缓解通胀,对大家都好,可细一琢磨,这事儿对美国可不是好消息。
过去十几年,美国靠“页岩油革命”成了石油出口大国,特朗普上台后更是把化石能源当经济支柱,喊着要“让美国能源称霸”,但页岩油成本高,国际市场本来就拼得凶,现在OPEC+增产,油价一跌,美国页岩油的生存空间就被挤得更窄了,市场份额缩水不说,一些高成本油田甚至可能直接关门,这对特朗普的能源战略,简直是当头一棒。
当然,OPEC+增产不是冲着中国来的,但客观上帮了中国一把,油价下跌,中国的能源进口成本降了,经济压力自然减轻,更重要的是,这让中国在关税战中多了几分底气,不用急着跟美国妥协,说到底,全球能源市场这盘棋,美国想当操盘手,可现在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也在巴西开了外长会,给了中国另一记助力,会议结束时,主席声明直接开火,猛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呼吁全球一起维护多边贸易和自由贸易体系,虽然印度从中作梗,没让会议出联合声明,也没点名美国,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声明句句针对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
金砖国家这几年影响力越来越大,代表了新兴经济体的声音,他们集体发声,不光是在给中国撑腰,更是在向全球传递信号:单边主义不得人心,贸易战没前途。这对美国来说,是个不小的外交打击,毕竟贸易规则这东西,美国过去一直是制定者,现在却被新兴国家反过来批评,脸面往哪儿搁?
更让特朗普头疼的,是美国在盟友圈里也混不下去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最近刚结束选举,结果都差不多:想跟特朗普套近乎的势力,全都摔了个大跟头。澳大利亚联盟党党魁达顿,公开支持美国的“遏华”策略,还模仿特朗普喊“让澳大利亚再次伟大”,结果选战惨败,连议席都没保住。
加拿大那边也一样,亲美的候选人同样没讨到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可是“五眼联盟”的铁杆成员,连他们都不待见特朗普,其他西方国家就更不用说了,说到底,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太过自私,高关税又让盟友的出口生意受损,谁愿意陪他玩这场烧钱的游戏?
如果说外交上的孤立让特朗普难堪,那国内的危机就更让他焦头烂额了。美国《华盛顿邮报》最近发了篇文章,直言特朗普用了百天就把美国百年攒下的优势败光了,这话听着夸张,可细想还真有道理。回头看,美国能从一个地区强国爬到全球霸主,靠的是啥?二战是个大转折点,那时候,欧洲被战火炸得稀巴烂,大批科学家和技术人才跑到了美国。
美国本土又没被战火波及,经济和技术发展顺风顺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研发开支占GDP的2.5%,全球最高。这说明啥?那时候的美国,对科技和教育舍得砸钱,创新能力甩其他国家几条街,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就是靠这股劲儿,成了科技和经济的领头羊。
可现在呢?特朗普的关税战,把全球供应链搅得一团糟,短期内美国企业成本涨了,消费者钱包瘪了,长期看,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特朗普政府不仅没加大科研投入,还计划削减顶尖高校的科研经费,甚至裁撤相关机构的人员,这是什么操作?等于是在挖美国创新的根。
过去,美国靠吸引全球人才,保持科技领先,可现在,政策一收紧,不少顶尖人才开始打包走人,去了欧洲、亚洲甚至其他地方。可以预见,再这么折腾下去,美国的科技优势迟早得缩水,美媒喊“百年优势耗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急了。
眼下这场关税战,表面上是中美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全球博弈的一角。中国沉住气,借着OPEC+增产和金砖国家的声援,稳住了阵脚,美国却在内外夹击下,越来越被动,盟友不给力,经济又亮红灯,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简直成了孤家寡人的游戏。
更要命的是,他还在透支美国的长期竞争力,科研经费一砍,人才一流失,美国的创新引擎还能转多久?这场博弈,远没到收场的时候,但现在的局势,已经够让美国捏把汗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