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的关税政策对经济产生深远影响,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之一。根据密歇根大学最新发布的数据,四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为五十二点二,较上月下降百分之八。这一数字不仅显示出消费者情绪的急剧恶化,也是自一九七零年代末以来的第四低记录。
虽然四月份现况指标略有改善,美国消费者对个人财务及商业状况的整体看法却在继续下滑。尤其是预期指数的降幅显著,自今年一月以来已下降百分之三十二,这是自一九九零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大三个月降幅。这一变化在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明显,各年龄层、教育背景的消费者均表现出悲观情绪。 调查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经济面临诸多风险,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通胀加剧引发了广泛担忧。特别是在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二十一日的调查期间,美国宣布了对多数贸易伙伴的关税措施,尽管此后又暂缓了九十天的实施,但这些政策仍对消费心理造成了重大冲击。
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调查中心主任Joanne Hsu指出,劳动力市场的预期也显得暗淡,许多消费者预计未来一年内自我收入增长将放缓。特别是,短期内的通胀预期从上月的百分之五大幅升至百分之六点五,创下一九八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长期通胀预期也上升至百分之四点四。 经济学家们对此表示担忧,指出企业可能将关税和大宗商品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增加居民的财务负担。例如,宝洁估计当前及拟议的关税可能使其年度成本增加高达十五亿美元,该企业计划通过提高产品价格部分应对这一挑战。
美国的贸易政策不仅影响了当下消费者对经济的态度,也引发了美联储和华尔街的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在支出方面会变得更加谨慎,甚至缩减开支?考虑到消费者支出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变化可能会直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衰退。 尽管当前的经济数据可能存在扭曲,难以准确反映消费者支出的健康状况,例如因关税政策提前购买大宗商品使得三月份零售额激增,但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趋势依然持观望态度。明尼阿波利斯联储的卡什卡利在华盛顿表示,目前尚不确定这次通胀影响是一次性短期现象还是长期趋势。美联储的任务是确保任何潜在的不良影响不会持续过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