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创始人
2025-07-03 16:46:45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原文

  汉古诗一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二、翻译

  撑船渡江水去采撷那莲花,涉入沼泽去采摘兰。采了它们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妻。回首眺望故乡,迢迢长路却是无尽的遥远。如今飘流异乡,虽然心意相同却分居两地,恐怕只能这样一直忧伤到老了。

  三、注释

  1、汉古诗:在汉代流传的一些无名氏的五言诗,后被称为“汉古诗”。

  2、涉江:渡过江水。又,《涉江》为屈原《九章》中的篇名,这里可能是用来暗示自己的流浪他乡。

  3、芙蓉:荷花的别名。

  4、兰泽:生长兰草的沼泽地。《楚辞·招魂》:“皋兰被径兮斯路渐。”王逸注:“言泽中香草茂盛,覆被径路。”这里就是用的这个意思。

  5、遗(w&egra一ve;i):赠,赠给。

  6、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在遥远的地方。所思,思念的人,只在家乡的妻子。

  7、还顾望旧乡:回头眺望故乡。还顾,回头眺望。旧乡,故乡。

  8、长路漫浩浩:迢迢长路遥远无尽。长路,指离乡的路程。漫浩浩,遥远无尽的样子。

  9、同心而离居:心意相同却分别居住两地。同心,指夫妻同心,用《诗经·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之意。离居,分别居住两地。

  10、忧伤到终老:是说夫妻二人恐怕只能这样一直忧伤到老了。

  四、赏析

  这是一首游子怀念家乡妻子的诗。诗中运用《诗经》、《楚辞》采香草赠美人的传统比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曲折缠一绵。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作品开篇描述了一幅采莲摘兰的生动画面,莲和兰自古以来就象征男一女爱慕之情,象征美好,显然,游子采莲摘兰是为了心中最美的人。这一场面充满了愉悦轻快甜蜜的情调,但诗人却在这愉悦轻快之中感情突然一转,心中骤然生出一抹淡淡的哀伤,“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把这些美艳芳一香的花草送给谁呢?当然是心爱的人,可眼下自己的结发妻子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由眼前的花草触发思年故乡亲人之情,心中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回头眺望故乡,故乡却在千里迢迢之外,路程遥远,没有尽头。“还顾”这一动作性的`画面,充满了诗人对故乡亲人思念的情感,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主人公的动作和那充满渴望的情思,而“漫浩浩”又极写了路途的遥远和无尽,哀愁又加深了一层。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心意相同的结发夫妻却要远远地分居两地,是何等痛苦难耐的事呀!不但如此,而且相聚之日还遥遥无期,甚至一直要忧伤到“终老”,感情发展到极致,最后只有痛苦和无奈了,令人心如刀绞,随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

  难点:通过品味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较深层次的鉴赏。

  教学方法:

  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

  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有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评价道:“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今天,我们首先学习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窥一斑而见全豹”,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大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悟。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

  四、深层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板书设计:情节艺术手法突出特点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乐衬哀(芙蓉、兰泽、芳草)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自问自答(设问)意境高洁、清幽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动作细节(还顾)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联想想象(黯然消魂)

  五、《古诗十九首》中叠音词的魅力:

  《涉江采芙蓉》和这首诗都运用了叠音词。“漫浩浩”一词,运用叠音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有六句用了叠音形容词开头,“盈盈”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手的形状,“札札”是机的声音,“盈盈”是水的形态,“脉脉”诗人的神情。同是叠音,表现对象却各不相同,然而又都显得确切不移、自然生动。同时,叠音词的运用,增添了音乐美,加上句句押韵,随韵成趣,情趣盎然,使诗篇更具浓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远山》 《远山》 李覯 宋代 李覯 最能牵病眼,天际一山横。尽日是秋色,无人知地名。暗时云自合,缺处...
《白菊》 《白菊》 张蠙 唐代 张蠙 秋天木叶干,犹有白花残。举世稀栽得,豪家却画看。片苔相应绿,诸卉...
《渔家傲》 《渔家傲》 李清照 宋代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
《张衡传》 《张衡传》 范晔 两汉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
《孤山寺》 《孤山寺》 林逋 宋代 林逋 云峰水树南朝寺,祇隔丛篁作并邻。破殿静披虀臼古,斋房闲试酷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