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热爱和保值的双重需求,成为可戴可囤的硬核“周边” 限量版“痛金”成Z世代新宠 专家提醒谨慎投资,金价波动热度退潮后,“痛金”可能只留下“痛” 本报记者 于瓅 实习生 蒋姝怡
柜台中的联名“痛金”。 蒋姝怡 摄 |
柜台中的联名“痛金”。 蒋姝怡 摄 |
本报记者 于瓅
实习生 蒋姝怡
在丝绒衬垫柜台中,一颗不过指甲盖大小的黄金转运珠,价签却显示它的身价是当日国际金价的近三倍。这并非金融衍生品,而是正在席卷年轻人钱包的“痛金”。
所谓“痛金”,融合了二次元文化和黄金消费的新兴概念。具体来说,是指将动漫、游戏、影视等IP与黄金材质结合制成的饰品或收藏品。它既承载情感与文化认同,又凭借黄金本身的保值属性,成为年轻人眼中能戴、能囤的硬核“周边”。
在金价持续高位下,传统黄金消费略显疲软,搭上动漫IP的“痛金”产品却逆势成为黑马。据媒体报道,过去一年IP黄金类商品成交同比增长294%。这些商品重量仅1-2克,售价却动辄上千元,正在成为社交媒体上新兴的“社交货币”。
高溢价、能保值的标签让“痛金”迅速破圈,但也引来争议。它究竟是Z世代“为爱发电”的情感刚需,还是新一轮营销噱头下的泡沫游戏?当金价波动、热度退潮,“痛金”会不会只留下“痛”?
“痛金”成年轻人消费新宠
8月的上海Redland漫展上,一位二次元爱好者成为全场焦点,背包内多张金光闪闪的IP联名金钞引人瞩目,总价值超过万元。这些金钞每张原价899元、仅重1克,如今在二手平台上价格在1300-1600元不等,依然有上百人点击“想要”。
这并非孤例。眼下,一股名为“痛金”的风潮正席卷年轻消费圈层,更多动漫、游戏IP联名黄金产品持续引发抢购热。
这几天,潮新闻记者走访了杭州多家金店发现,这类将二次元IP与黄金材质深度融合的产品,让越来越多以往几乎从不踏入金店的年轻人,成为柜台前的新客。
在杭州万象城老凤祥专卖店,即便是工作日的中午,也能看到不少年轻女性在柜台前挑选饰品。销售人员正推荐品牌最新推出的《圣斗士星矢》联名星座手链,“这款非常抢手,全国限量,店里一共只分到两套。”
“限量”、“绝版”等关键词显然奏效,一旁的女生当即要求试戴其星座款式。记者注意到,当日老凤祥挂牌金价为每克1006元,而该联名款折算克价高达1835.2元,达到普通金饰价的1.8倍以上。
在杭州一家潮宏基门店内,整整一排展柜陈列IP联名产品,从线条小狗、库洛米到蜡笔小新,覆盖多个热门动漫形象。销售人员介绍:“别家通常只推一两个IP,我们家联名系列最全,来买的几乎都是年轻人。”
这些价格也同样不菲,0.1克的黄油小熊挂件售价280元;1.15克的库洛米转运珠特价后仍达2188元,折算下来每克价格远超当日品牌金价。
在多家品牌专柜,IP联名产品均已设置独立展区。多位销售人员坦言,购买“痛金”的人群,主要以“Z世代”年轻人为主,他们愿意为所喜爱的IP高价买单。
情绪与保值的双向奔赴
在热爱与情怀之外,黄金天然的保值属性,也成为年轻人消费决策中的重要考量。“我平时完全没有攒钱习惯,买黄金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储蓄。”入坑“痛金”已大半年的小李向记者分享道,这类融合二次元元素的黄金产品,同时满足了她“为热爱买单”和“保值”的双重需求。
“年轻人所购买的并不是‘黄金’本身,而是其承载的情感与文化符号。”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任中峰指出,当购买者认为“痛金”能够提供其所追求的圈层认同和悦己价值时,自然就会愿意为溢价的部分买单。“黄金相比塑料、毛绒、皮革等更保值,这一定程度上与年轻人的‘精打细算’消费心理相契合。”
如今,这股来自年轻消费者的热潮,正在影响黄金产业的传统生态。不仅老牌金店纷纷布局联名产品,作为全国黄金珠宝产业重要基地的深圳水贝,也早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新兴趋势。
妮亚是深圳水贝的一名“厂二代”。出于个人兴趣,妮亚利用工厂的边角料,将热门游戏《星穹铁道》中的“车票”道具复刻为黄金实体,并分享在社交媒体上。没想到车票迅速走红,越来越多顾客找到妮亚,希望定制喜爱的角色形象黄金饰品。
“痛金”工艺复杂、需要反复打版,妮亚的定价也高于普通金饰。“最初只是小批量试水,现在也有客户一次性订购多款,甚至有人包下整条生产线专门制作自己喜爱的角色。”目前,妮亚的定制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以后。
专家:抓住机会重构消费场景
据媒体此前报道,今年“6·18”大促期间,老庙黄金、周生生、潮宏基等超过100个黄金品牌于天猫旗舰店集中上新了千余款IP联名黄金产品,涵盖吊坠、转运珠、手机贴等多种品类,相关商品成交额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有效增强了品牌在新生代市场中的黏性与影响力。
“‘痛金’的走红,无疑为传统黄金珠宝品牌带来了新的探索机会。”任中峰指出,这不但是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再发现,也是营销渠道和场景的再整合,“立足社交媒介平台构建消费场景可能比传统的金店模式更高效。”
当前整个行业的热度与社交媒体的传播深度绑定,IP的流动性更是销量的关键变量。但一个现实的问题始终悬而未定:当这阵风过去,还有多少人愿意为眼下这份高溢价持续买单?
妮亚透露出些许不确定:“我看不太明白这个品类未来的走向。”而在任中峰看来,从流行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而言,当前市场中的过度溢价现象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这股热潮逐渐退去,‘痛金’产品终将回归其作为黄金饰品的本质价值。”不过他同时强调,“适度的品牌与情感溢价,仍可能会在市场中长期存在。”
“行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在于IP授权费用的不确定性、市场热度的自然衰退,以及非官方产品对正版市场的冲击。”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市场该如何抓住“痛金”走红的机会,围绕年轻群体去重构品牌价值、整合营销传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