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2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9.55亿元。其中,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3.63亿元,较一季度环比减亏。
通威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供需失衡矛盾尚未显著改善,虽各方已通过多种方式探索解决途径,但仍需时间。行业各环节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探至历史低点,主要企业仍持续亏损。
通威股份强调,上半年公司虽经营业绩阶段性承压,但报告期内公司各项核心业务仍维持稳健经营,其中光伏业务持续保持多个环节核心竞争优势,饲料业务稳定为公司贡献业绩,公司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技术研发持续突破,为公司未来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财报显示,通威股份以农业及新能源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
在农业方面,通威股份主营业务为水产饲料、畜禽饲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拥有8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采取就地生产,建立周边销售覆盖的经营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技术、金融等配套服务。围绕饲料主营业务,公司还开展了包括育种、养殖、动保、食品加工与贸易等业务,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配套。
在新能源方面,通威股份以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通威股份表示,面对行业阶段性供需失衡矛盾带来的经营阵痛,公司自去年以来提出“戒骄戒躁,穿越寒冬”,持续向内发力,严控财务风险,精益管理继续完善,各环节业务经营指标进一步改善提升。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总计约332.29亿元,能有效满足公司资金周转需求,同时公司储备了丰富的融资工具,银行授信充裕,在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面均保持高度畅通,充分保障公司流动性安全的同时,还具备融资利率与期限等各方面的显著优势。
东兴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高频次的政策发声,将反内卷提升至战略高度,表明了政府对于治理反内卷问题的决心。7月以来,反内卷政策推动产业链参考全成本抬升报价,硅料、硅片报价随之大幅上涨。未来反内卷自上而下推动,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提速。而硅料生产高启停成本,叠加头部企业易达成减产共识,有望成为行业反内卷的主要抓手。
通威股份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组件年产能超90GW。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多晶硅销售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电池销量49.89GW,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实现累计出货量突破300GW,持续刷新全球电池片销售纪录;组件销售24.52GW,其中国内分布式出货继续保持国内第一,集中式延续与主要电力央国企客户的良好合作,接连中标大唐电力、三峡集团、中核集团、国华电力、中石油等客户的集采项目,并与相关重点客户共同探索“风光水储一体化”“源网荷储协同”等示范项目。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上半年销量5.08GW,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已在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市场取得优势,并实现如首个EEC 148MW溯源项目订单交付、首单TNC2.0 G12R66 双玻订单交付等突破性成果。
通威股份表示,公司长期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总投资28.82亿元的通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自去年年中投入运营以来,精准把控前沿技术发展,全面布局TOPCon、HJT、xBC、钙钛矿/晶硅叠层等主流技术,在TNC、THC、TBC电池及组件,铜互连金属化、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新型光伏组件等领域成果丰硕。报告期内,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启动HTBC电池中试线建设及叠层试验线建设,扩建光伏检测中心并获得TüV莱茵、TüV南德、TüV北德三大权威机构CTF2目击实验室认证及CNAS扩项认证,进一步助力公司研发实力再攀新高。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光伏板块已共计获得授权专利数量3069件。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通威股份一体化赋能研发协同,电池新技术布局全覆盖,该公司研究方向全面涵盖未来光伏重要技术,为未来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和牵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