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楼市又迎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继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房地产”再次被提及,释放了积极信号,进一步明确了“止跌回稳”依然是房地产政策目标,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同时,降息概率不断攀升,也有一定程度上利于房产市场。
房东税与一线城市的五折租房,LPR按兵不动,在A股高涨的时刻,楼市还有什么可能性?
@第一财经、@中国新闻周刊,@抱朴财经、 @伍戈经济笔记如何看待?
@第一财经:LPR连续3个月维持不变。在此背景下,市场对后续LPR能否进一步调降颇为关注。在温彬看来,尽管货币政策延续“适度宽松”基调,但目前央行正处于几大目标的相对“舒适区”,货币政策没有主动宽松的动力,但也不会明显收紧,整体相机抉择。
结合近期数据看,7月以来,多项指标显示实体经济修复出现一定波折,社零增速有所回落,地产投资仍在承压,信贷需求疲软,外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尚未完全出清,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宏观政策保持加码的必要性仍在。
温彬认为,下半年为稳信用、促内需、强协同、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性立场。但他同时表示,考虑到两项财政贴息政策有效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结构性政策更能精准发力,避免资金空转,以及存款加速活化、物价温和回升的趋势,年内再度降准降息的时点可能后移,LPR报价下调时点也会相应延后。
展望未来,董希淼提到,如果美联储9月降息,将为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创造相对宽松的外部空间。如果政策利率和存款利率继续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持续下行,LPR仍有下降的可能。
王青则建议,下半年稳楼市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力。预计下半年监管层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这是现阶段缓解实际居民房贷利率偏高问题、激发购房需求、扭转楼市预期的关键一招。
@中国新闻周刊:博主“酒酒有新家”表示,她申请到的华章新筑一居室保租房,每月房租加上物业费一共约900元。可供对比的是,距离华章新筑约500米的中森公园华府,在贝壳找房App上72平方米的二居室,租金约4500元/月。
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近期深圳保租房申请之所以非常火爆,背后原因是对申请者设置了相对较低的门槛。在他看来,深圳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这意味着不论是否有深圳户籍,不论什么学历,只要在深圳无房,且在深圳缴纳一年社保且目前正常缴纳社保,就可在龙华区申请保租房,并进入摇号序列。
而深圳其他区申请保租房最低的申请条件与龙华区类似,都是不论是否有当地户籍,只要在深圳正常缴纳社会保险,且累计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就可申请保租房。
相比而言,目前部分城市的保租房,则对申请者做出了限制。比如北京的保租房对申请者年龄和学历则有着明确限制,需要申请者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且年龄小于等于35岁。
与其他城市保租房面向企事业单位分配占比较高不同的是,近期深圳改变以往主要面向重点或大型企事业单位配租保租房的方式,推出较大比例房源,直接面向个人、家庭配租。
深圳城市风光 图/图虫创意
@抱朴财经:因为有人喜欢嚷嚷:“收税就转嫁给租客”。这是十年前的思维,现在是承租方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房东们相对比较弱势。简单说,承租方是甲方,甲方更强势一些。
我的一位深圳朋友昨天给我打电话,说是他的某处房子以前可以租2.5万一个月,但是租客在7月底退租之后,他再放盘,租金跌到1.9万都没有人接盘。
大家都穷了,也怕了,每个月1.9万可以做很多事情,租个大房子来住已经不合时宜,过于奢侈了。CRIC长租监测今年7月55城个人房源挂牌量达到了61.8万套,为近三年峰值。
与之相对应的是,个人房源降价幅度加大。7月55城个人房源挂牌租金为31.65元/㎡/月,同环比双降,且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下降。
随着“毕业季”结束,市场进入传统租赁淡季,预计接下来房租还将进入普遍下调周期。备案不意味着马上要交税,但未来是大概率事件。房东压力越来越大,不大可能把税负转嫁给租客。
@伍戈经济笔记:本轮股指中枢的系统性抬升源于去年9月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工具出台,成交量更为明显。后续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制度安排和科技浪潮等也为股指加码。虽受关税等冲击,股市似已“免疫”。
图:股市中枢抬升的起点
来源:WIND,笔者测算 注:股指为万得全A。
不同过往,本轮股指与企业盈利等基本面显著背离。M1等货币活化指标的抬升,以及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的“搬家”,更多体现出的是资金向股市的转移。
稳楼市,又靠什么呢?过去三年我国曾实施多轮地产新政,也产生过脉冲式影响,但持续时长有限。各国经验看,总量性政策而非结构性政策、实际利率而非名义利率的调整才是扭转地产的关键。尤其是当整体物价持续处于低位及负增长时期,超常规政策成为必要。
稳楼市:靠总量还是结构政策?
来源:WIND,笔者测算注:实际利率为DR007-GDP平减指数同比。
展望未来,鉴于近期地产趋弱的斜率加大,后续促进其“止跌回稳”的结构性政策或加码。总量性的实际利率有望边际回落,但短期幅度有限。股市的风险偏好短期仍受反内卷、联储降息等预期支撑,但持续性有待企业盈利等“硬”数据的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