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压迫,欧洲的处境确实让人感到忧心忡忡。短短八年间,欧洲似乎连一个能为其发声的领导人都难以寻觅。但难道欧洲就真的没有选择吗?为何不考虑与中国联合,共同对抗美国的压力呢?此外,今年的93周年即将来临,欧洲还有机会,可以抓紧准备,参与到北京的阅兵活动中来。
最近,两张照片在网络上引发了很大的关注,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其中一张是2017年时,所谓的六大派围攻光明顶的经典场景。而另一张则是最近几天拍摄的,欧洲的七大领袖们齐聚白宫,与特朗普会面的画面。仅仅在这八年间,时局的变化实在令人感叹不已。
回想起八年前,欧洲在经济、政治和国际影响力上,仍能与美国抗衡。当时的特朗普刚刚当选为美国总统,经验尚浅,连地方村长的经历都没有。然而,默克尔凭借着十多年的总理经验,依旧以强硬姿态面对特朗普,其他G7国家的领导人至少也可以与特朗普平起平坐。
如今的景象则大相径庭。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里,特朗普坐在坚实的办公桌后面,显得意气风发,而七位欧洲领袖似乎像是小学生一般安静地坐在一旁,听从特朗普的指令。就连一向表现活跃的马克龙,此时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其他领导人一同静坐。当合影时,他试图通过将手插兜来展示点个性,但整个谈判过程中,几乎难以插言。德国总理默茨试图表达观点,却很快被特朗普冷冷回绝。在谈判进行中,特朗普甚至抽空与普京通话,这显然让在场的其他领导人感到被忽视。
欧洲的力量在这些年中急剧下降,令人唏嘘。某种程度上,特朗普甚至应该感谢拜登,正是拜登主导的俄乌战争,使得欧洲在经济与政治上遭受了重创。但另一方面,欧洲的领导人难道就没有一点自尊心吗?难道他们不想与美国对峙立场吗?
大家应该记得,当年马克龙在访问中国期间曾放言要将欧洲打造为中美之外的第三极。然而这些年来,马克龙究竟做了什么呢?美国对欧洲的压制愈演愈烈,而欧洲却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俯首称臣,不仅帮助美国抵抗中国,还不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甚至要求我们大量出口稀土。这样做是何必呢?难道欧洲还看不清世界的总体局势吗?特朗普的风格,面对盟友时可谓是毫不留情的。
那么,为什么欧洲不能与中国拉近关系,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呢?美国对欧洲加征关税,而欧洲不但没有反制措施,反而选择跟随美国的步伐,甚至还对中国施加压力,要求我们大量出口资源,这又是为何呢?
即将迎来93周年的大阅兵,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顾历史,我们在欧洲战场上战胜了希特勒,在亚洲战场上打败了日本。我们曾是光辉的盟友,欧洲的领导人为何不考虑主动前往北京,共同参与阅兵庆典呢?为什么要甘心在美国的庇护下,任由其不断剥削?在特朗普考虑与俄罗斯合作对抗中国的背景下,欧洲的领导人,特别是马克龙,是否可以反思一下,是否可以联手中国,抗衡美国的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