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时候,中国买家买入了3万吨阿根廷豆粕的消息,惊动了市场。
原因是这是自2019年中阿签订协议,准许阿根廷大豆及豆粕入华以后中国的首笔订单。
也就是说,协议生效以后,阿根廷豆粕并没有马上对华出口,但在6年以后,它来了。
为啥这时候来了呢?
当然是有原因的。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以后的副产品,但我们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全力保种三大主粮,而大豆呢则主要依赖进口。
但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都吃上了猪肉,于是对豆粕的消费也就激增,大豆的进口量也就越来越高。
现在平均每年的进口量几乎近亿吨。
大豆这个东西不像玉米和小麦,在全球广泛种植,大豆的种植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就在美洲地区,就是美国和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所以一直以来,这三个国家也成为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
南美大豆的出口季节主要集中在 5月到9月,而美豆的出口旺季则是10月到次年2月,就形成了一个完美衔接。
但是今年出事了。
中美贸易战再次打响,虽然上半年不是美豆出口旺季,但是中美贸易关系直接关系着下半年或者说是四季度大豆的供应。
当前中美仍处于暂停关税状态,也就是说,后续美豆能否正常供应中国市场尚未可知。
等,当然是被动的,所以要主动出击。
于是,阿根廷豆粕就来了。
而最相关消息显示,中国买家又订了3万吨阿根廷豆粕,装船时间就在9月份,而从第一批到现在,已经购买了3批了,每批3万吨,总量达9万吨。
9万吨当然是个小数量了,因为中国豆粕的年消费量就七八千万吨,抛去南美大豆的进口量,美豆的进口量也在约3000万吨左右,折合成豆粕的话也约在2400万吨呢,所以9万吨看起来似乎是差得远着呢。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想想当年巴西玉米是怎么快速占领中国市场的呢?
也是从一开始的几万吨然后迅速扩大规模,并且还一举把美玉米给挤下去了,成为中国进口玉米的第一来源。
所以这足以让美豆着急了。
一是阿根廷豆粕出口潜力巨大。
别看现在只有9万吨,阿根廷也是豆粕出口大国,年出口能力可以达到3000万吨。
现在的9万吨只是一个先锋探路者,后续路线顺畅以后,很可能就要源源不断地供应中国市场了。
而且价格也非常优美,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二是美豆无处可去。
美国是大豆生产大国,也是出口的重头戏,而放眼全球,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需求市场,美豆似乎真找不到其他市场可以弥补。
比如,今年3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约60万吨的美豆在港口滞留,这足以令美国头大了。
为啥头大?
想想上一轮贸易战,美国农产品出口直接损失超过了270亿美元,其中有70%都是豆农的损失,这使得美国政府被迫不得不补贴了近280亿美元。
当然也有很多人并不以为然,因为豆粕出口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豆粕不像大豆,还要考虑很多装运以及储存风险,所以单纯靠进口豆粕来补上需求缺口不太现实。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数量,而是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一旦供应链重新稳定,那供应就会源源不断,而失我者永失。
谁更痛呢?
当然得急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