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地方国资频繁收购上市公司的显著趋势。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今年以来已有61家A股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完成变更,其中16家实控人变更为地方国资。这一现象反映出地方国资正通过并购方式强化产业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优势资源协同发展。
收购路径多元化,战略新兴产业成重点
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征。在上述16家地方国资收购的上市公司中,8家通过协议转让获得控制权,5家通过"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放弃"获得控制权。司法拍卖、"定增+表决权委托"以及大股东增持获得控制权的各有1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基础化工行业有3家公司被收购,数量最多。电子和有色金属行业分别有2家公司成为收购标的。值得注意的是,5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其中2家为科创板公司,其余为传统产业企业。
收购标的大多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具有较高成长潜力的领域。虽然部分公司存在一定的经营困难或财务压力,但拥有较为完善的管理团队和运营体系。国资入主后,能够通过资金注入和资源整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目的主要基于对上市公司现有业务、所处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看好。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加强产业整合,优化国有资产布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产业协同效应凸显,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地方国资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实现多重战略目标。广东东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月份完成控制权变更,控股股东变更为衢州智尚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衢州市国资委。交易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通过上市公司吸引优秀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向本地化产业发展。
产业整合发挥协同效应成为重要驱动力。今年5月份,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上杭县财政局。紫金国际表示,通过本次权益变动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紫金矿业集团作为矿产资源领域的龙头企业,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经验及管理经验,有利于引入战略资源,协同开发资源。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地方产业集群持续转型升级也是重要考量。今年6月份,无锡洪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无锡锡港启兴科技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无锡市锡山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中心。洪汇新材在特种氯乙烯及相关行业不断技术革新、探索研究,在国内外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取得洪汇新材控制权有利于锡山区国服中心进一步整合当地新材料产业,带动当地就业水平、增加税收收入、扩大资产规模、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水平。
地方国资频繁出手的背后有多重原因。政策支持是重要因素,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鼓励国有资本进行市场化并购,优化资源配置。部分企业面临融资难、经营压力大等问题,地方国资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和稳定的融资渠道。通过收购优质企业,有助于提升当地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并通过资金和资源的赋能盘活相关资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房地产周期下行使得原本依赖土地出让金的"土地财政"模式面临挑战,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获得投资收益替换部分非税收入,使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