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8月3日,记者从前海管理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前海合作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39.17亿元,同比增长17.0%;其中零售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6.5%、7.8%。前海以“政策赋能+场景创新”双轮驱动,通过场景融合重塑生态、精准政策激发潜力、国际化布局构建多元矩阵,探索出一条消费扩容提质的新路径。
3500万消费券激活“一池春水”
近年来,前海出台专项商业政策,对紧密结合“深港消费、夜间经济、餐饮美食”等方向举办的促消费活动,对前海零售、餐饮等产业领域发展给予专项支持。2025年前海计划发放3500万元消费券,实施“消费提振2.0计划”,通过“以券招商”的方式有效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性循环,并重点关注餐饮、零售实体门店及网络零售平台,有望拉动超4亿元实际消费,杠杆率超十倍。
目前,前海已联动京东平台,研究扩大“以旧换新”补贴范围,从传统家电、手机向高端数码、后汽车消费品延伸,刺激多品类消费,提升高价值产品需求,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聚焦3C数码、汽车后市场等细分领域,覆盖轮胎、机油等超40个分类产品,与国补形成错位叠加,拉动消费达1.68亿元,杠杆率超16倍。联动美团平台发放500万元餐饮消费券,7月18日首轮180万元消费券核销火爆,覆盖264家餐饮品牌,6.66万张瞬间抢空。8月1日启动,前海第三轮餐饮消费券发放开抢,设置多种面额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结合暑假消费旺季,建立每周滚动发放机制,持续强化消费黏性。
“IP赋能+生态融合”打造消费强磁场
依托丰富的滨海资源,前海以“公园经济”深度联动促消费,推动桂湾公园、前海石公园等生态空间与商业载体无缝衔接,“以景带商、以商促游”模式效益凸显。前海公园知名度与客流量持续攀升,人气显著提升,逐步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新地标。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总客流量分别为190万余人次、195万余人次;2025年上半年,工作日日均客流量达8000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超约2万人次。前海以现象级IP引爆流量,前海石公园20米高巨型奶龙气模成网红打卡地,社交话题暴增300万;B.Duck小黄鸭主题乐园、《猫和老鼠》85周年庆巨型蛋糕与摩天轮等IP活动唤醒全民记忆,成为流量爆点。
眼下,前海壹方城、万象前海、K11 ECOAST、前海壹方汇等头部商业体在前海形成集聚效应,逐步成为深圳首店经济的核心引擎。酷骑线下旗舰店、Moovi沿海商业综合体店、Premier、奈雪Green、霸王茶姬超级茶仓等,以餐饮、零售、其他业态按5:3:2趋势分布的首店品牌超500家集聚前海,推动前海从“首店窗口”升级为“首发经济生态圈”。前海还积极打造“宠物友好”商业空间,依托公共海滨项、重点商业项目、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为载体,规划宠物主题公园、宠物友好餐厅及特色零售店,推动宠物系列展会落地,多渠道发展“宠物经济”,满足日益增长的携宠消费需求,成为吸引特定客群的新亮点。
“高端消费+夜间经济”构建创新消费新生态
数据显示,前海主要商圈保持高速增长,万象前海、前海壹方城商圈上半年人流量和销售额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前海聚焦高端、文化、旅游三大领域,构建多元消费生态,国际商圈加速崛起。高端定制消费方面,充分发挥前海嘉里中心、壹方汇、前海周大福、K11 ECOAST等滨海商业载体区位优势,推动支持引进了PINARELLO、TREK、酷骑、百客屋BIKE WORK、冷山等高端户外骑行、户外休闲、户外运动装备等新型品牌,打造体育休闲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前海户外新型品牌集聚,提高区域商业品质与活力。
夜间经济方面,依托前海“世纪晚霞”,会同万象前海、壹方汇、嘉里建设广场等重点商业综合体,联动前海石公园打造夜经济动线,培育“夜游、夜购、夜娱”场景,延长消费时间、提升体验,共筑深圳西部最浪漫景色之一。
文化消费方面,加快建设深圳书城湾区城、前海冰雪世界等文体地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蛇口太子湾国际消费商圈建设提速,K11 ECOAST融合文化零售、艺术空间与海滨长廊,打造DAST创意零售街区,培育户外运动及深圳首家超4000㎡艺术影院,助力“深圳湾文化走廊”升级为世界级文化商业带。
前海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于5月在前海壹方城设立;6月,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个离境退税“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在K11 ECOAST海滨文化艺术区启动。前海联合多部门开展离境退税政策培训,覆盖60余家商户,为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再添引擎。
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场景融合、政策赋能、产业升级与环境优化等多维发力,前海正加速从“消费增长极”向“国际消费中心核心承载区”迈进。未来,随着更多新场景、新业态的探索,消费将为前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本文图片由前海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