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行长江文鹏升任董事长。
《投资者网》崔悦晨
近期,泉州银行的高层人事调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7月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公告,提名江文鹏为泉州银行新任董事长人选,江文鹏不再担任泉州银行行长职务。
另据该官网7月8日公告,鉴于林阳发已到达退休年龄,免去其泉州银行董事长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除董事长迎新外,泉州银行在上半年还迎来新任董秘叶旭寅、新任行长助理王海彬等,高层人事变动较为频繁。
与此同时,泉州银行的资产质量持续承压。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年上涨至1.83%,逾期贷款规模增长超8亿元,拨备覆盖率也从2023年的168.01%下降至2024年的163.23%。随着新管理层的上任,泉州银行能否有效化解风险,改善资产质量,并最终实现A股上市的目标?
高层“大换血”,江文鹏接棒董事长
2025年上半年,泉州银行经历了较为频繁的高层人事调整。首先,原董事长林阳发由于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而卸任,随后该行行长江文鹏被提名为新任董事长。
根据公开资料,江文鹏出生于1974年,在加入泉州银行之前,先后在中国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任职,积累了丰富的银行从业经验。
2022年11月,泉州银行面向全国公开选聘总行行长,寻找合适的总行行长候选人。经过一系列的选拔程序,江文鹏于2023年8月正式就任泉州银行行长一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担任行长不到两年时间,江文鹏被提名为泉州银行董事长人选。
作为前任董事长,林阳发也是由行长升任而来。简历显示,林阳发出生于1965年,历任中国工商银行南安洪濑办事处副科级主任、永春支行副行长、泉港支行行长、晋江支行行长,之后转入平安银行担任泉州分行行长,并最终于2011年加入泉州银行担任行长,随后在2022年升任董事长。
除了一把手的任命,上半年泉州银行还进行了其他重要的人事调整。例如,副行长唐瑾珺不再担任董事会秘书职务,而是由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叶旭寅接替;同时,总行营业部总经理王海彬被任命为新任行长助理。
随着新管理层的上任,泉州银行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泉州银行成立于1997年,总行设于福建省泉州市,目前在福建泉州、福州、厦门、漳州、龙岩、莆田、宁德等地设立了137家营业网点。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753亿元,各项存款1347亿元,各项贷款1110亿元,在岗员工超过3000人。
2024年,泉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98亿元,同比增长4.55%;净利润6.56亿元,同比增长0.95%。作为一家扎根于福建省的地方法人银行,泉州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连续三年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泉州银行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临着资产质量下滑的挑战。
根据2024年的年报数据,该行不良贷款率在2022年至2024年间分别为1.52%、1.61%和1.83%,呈现出连续三年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拨备覆盖率则从2022年的170.81%降至2023年的168.01%,再到2024年的163.23%,显示出银行抵御潜在贷款损失的能力有所减弱。这意味着银行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所预留的资金比例正在减少,或将对银行未来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此外,泉州银行逾期贷款的增长同样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截至2024年末,该行信用贷款的逾期总额达到了10.38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7.76亿元有明显增加,增幅达到33.79%。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4年末,泉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4.1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16%,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3%。
尽管上述数据均高于监管最低要求,但考虑到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和拨备覆盖率的下降,泉州银行仍需密切关注其资本结构和质量,以确保有足够的缓冲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目前泉州银行的各项资本净额总计为169.34亿元,其中一级资本净额为133.84亿元,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11.85亿。
为应对上述挑战,泉州银行需要考虑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例如发行次级债券或优先股等,以此提升整体资本实力并支持业务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银行还需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和优化贷款组合等方式来改善资产质量,从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股权结构分散,谁是真正话事人?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银行的股权机构也较为分散。
根据最新的年报数据,截至2024年末,公司股东总数为887名。在这众多的股东之中,前十大股东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一个股东能够对银行形成绝对控制。
具体来看,在前十大股东中,泉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以11.67%的持股位列第一,泉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泉州市开源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泉州海丝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股4.86%、4.03%和4.03%。这意味着,在前十大股东中,国有资本所占的比例为24.59%。
图片来源:泉州银行2024年年报
然而,剩余的大部分股权则由多家民营企业瓜分,其中持股比例最高的为连捷投资集团,以6.90%的持股成为第二大股东。
这种多元化的股权分布使得泉州银行没有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行治理结构的复杂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事实上,早在2021年,泉州银行便开始了上市筹备工作,旨在通过资本市场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和发展潜力。然而目前尚无公开信息显示泉州银行IPO的最新进展,包括具体的IPO时间以及是否已经递交了正式的上市申请。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泉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多次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例如,2024年6月,由于“未按规定报送涉刑案件信息”,泉州银行被罚款50万元;同月,泉州银行东海支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导致个别担保人脱保”,被罚款40万元。
从业绩表现来看,今年一季度泉州银行实现营收7.88亿元,同比下降25.3%;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滑49.09%。
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泉州银行要想成功登陆资本市场,需要有效应对包括但不限于业绩波动、资产质量管理和风险控制在内的多项挑战,而这些恰恰是目前中小银行A股IPO“卡壳”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泉州银行仍需弥补自身短板,才能在竞争激烈的IPO市场实现突围。(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