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桥水基金在致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已经回购了达利欧的所有剩余股份。公司随即向文莱投资局发行了新股。在这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中,这家东南亚主权财富基金获得了桥水近20%的股权,成为公司最大股东之一。
8月1日,据券商中国报道,76岁的达利欧在其社交媒体上发表了对运营桥水基金50年的反思,重温了他对生活、工作和投资的原则。他说:“从我和一个打橄榄球的家伙在一间两居室的公寓里一起创建桥水开始,到把桥水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拥有一支由大约1500人组成的优秀团队,再到我们为客户赚的钱远超任何其他对冲基金——到现在又完成了最后一步,把桥水的接力棒交到下一代手中,我坚信他们完全有能力让公司继续辉煌蓬勃50年。”
此次股权变动标志着达利欧自2011年启动的继任计划,耗时13年多终于完成。76岁的达利欧于2017年辞去了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并于2022年将桥水的控制权交给了新一代投资者。
此次,他从所有权和董事会层面的完全退出,这将简化桥水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助于该传奇对冲基金重新聚焦投资业绩。桥水首席执行官Nir Bar Dea和董事会联席主席Mike McGavick在致投资者的信中称:达利欧出售最后股份是所有权过渡进程的“理想终点”。
达利欧出生于1949年美国的一个普通中产家庭。孩童时期的达利欧活力十足,却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在进入高中之后。但天资聪颖的达利欧却有一项独特的爱好——金融,凭借着这股对市场和投资的热情,达利欧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商学院,为自己将来传奇的投资生涯迈出了第一步。
哈佛毕业后,达利欧进入华尔街,但在不久后的1975年,年仅26岁的达利欧决定成立自己的投资机构——在他自己的两居室里,达利欧成立了桥水基金,开始贯彻自己的投资策略。从1991年旗舰基金成立至今,在达利欧的带领下,桥水基金创下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战绩”,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不过,达利欧在桥水的“退休之路”则十分曲折。十多年前,他首次宣布了自己的接班人计划。但直到2022年10月4日,达利欧才将相关控制权移交给公司董事会,正式退居二线,不再拥有最终决定权。此后,他一直以首席投资官导师、运营董事会成员的身份继续为桥水基金效力。而直至今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
投资管理公司Erlen Capital Management管理合伙人Bruno Schneller表示,考虑到达利欧的影响力,他的退出对该行业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文莱基金的新投资可能会改变该公司的格局。
“文莱投资局近20%的股份带来了新的动态,可能会加强桥水的财务支持,但也会将其所有权结构转向外部机构影响力。”他补充说。
近年来,桥水管理资产规模大幅缩水,从2019年底的1680亿美元降至2024年底的921亿美元。不过,桥水基金的旗舰产品Pure Alpha 18%波动率基金在2024年实现了11.3%的回报率,优于对冲基金行业的整体水平。2025年上半年更是录得17%涨幅。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美联储7月议息会议继续“按兵不动” 9月降息或为时过早
下一篇:徽商银行董事长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