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铅笔道 黄小贵
7月30日晚间,深圳云天励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励飞)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AI公司,核心产品是推理芯片。2023年4月,云天励飞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深圳AI第一股”。截至发稿时,云天励飞市值为210亿元。
云天励飞创始人陈宁1997年毕业于上海交大无线电专业。2002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陈宁先后在飞思卡尔担任系统架构师,在中兴通讯担任技术总监。
2014年,陈宁回到深圳创办云天励飞。
2016年,云天励飞推出第一款产品——动态人像识别系统“深目”,基于动态人像识别、处理器芯片技术、大数据挖掘和深度结合公安的应用场景,应用于城市安防、寻找被拐卖儿童。
云天励飞在2018年实现AI芯片流片成功,2020年发布”自进化城市智能体”实践框架,业务已从最初的智慧安防扩展到数字城市运营管理、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级和AI芯片销售及IP授权三大板块。
云天励飞的核心技术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算法芯片化平台和自研大模型”云天天书”。
云天励飞的产品布局全面覆盖端、边、云:
企业级场景:提供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算力服务及IP授权,应用于SoC开发、大模型服务及服务机器人等。
消费级场景:推出AI原生产品,如噜咔博士AI拍学机、AI眼镜、AI毛绒玩具及家庭主机设备所用芯片,并利用IFMind大模型能力赋能AI耳机、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行业级场景:基于IFMind大模型、Nova及AI推理芯片,开发面向智慧公交、城市治理、智能园区、智慧应急等复杂场景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据招股书,2022年-2024年及2025年前3个月,云天励飞实现收入分别为5.46亿元、5.06亿元、9.17亿元、2.64亿元;年/期内亏损分别为4.48亿元、3.84亿元、5.72亿元、8580.1万元。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云天励飞将宣布全面聚焦AI推理芯片。未来,公司将围绕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具身智能三大核心布局。
接受《科创板日报》采访时,陈宁谈到两大机会:
1、未来3-5年AI有望全面重塑各类电子产品——从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到扫地机器人、冰箱等家用电器,再到电动汽车,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形态与功能都将被重新定义。
2、以推理芯片为核心的AI推理算力网络,未来五到十年会无处不在。
“AI场景的落地,都离不开推理芯片的底层支撑。它将贯穿端、边、云,形成无处不在的算力网络,24小时生产各类token。未来,势必会有一张低成本、高效率的AI推理算力网络,就如同电网、通信网络一样的世界级网络。所有电子产品都会被AI赋能。”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写作中还参考了科创板日报等报道,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