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北京报道
当公募基金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部分中小基金公司艰难承压之时,老牌公募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宝盈基金”)悄然完成关键人事布局。
宝盈基金日前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宣布汪浪出任公司副总经理。
汪浪2020年4月加入宝盈基金任总经理助理,仅用五年时间就升任副总经理,此次履新,他背负着扭转宝盈基金发展颓势的重任。
五年总助变副总
根据公告,汪浪曾任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机构总监助理,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机构业务部总监等职务,2020年4月加入宝盈基金,担任总经理助理。
此次,汪浪升任公司副总经理,填补两个月前李俊离职留下的市场条线空缺。
5月10日,宝盈基金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离任,离任日期为2025年5月8日。李俊于2017年6月加入宝盈基金,自2020年12月31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
同样在5月,宝盈基金内部发生了一个震动业界的职位调整:曾掌管近300亿货币基金的资深干将卢贤海,突然被调整为两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这种资深基金经理“屈尊降维”的安排,让市场观察人士颇为好奇背后原因。
宝盈基金总部位于深圳,公司股东分别为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宝盈基金综合资产管理规模1655.55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808.66亿元,专户资产管理规模839.43亿元。子公司中铁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7.46亿元。
老牌公募的“规模之殇”
“宝盈基金这么多年历史,规模不算很大,同期的(其他公募)很多规模都非常大了。”接近宝盈基金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成立于2001年5月的宝盈基金,曾与易方达、银华等头部机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二十四年后的今天,其发展轨迹却令人扼腕。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宝盈基金公募资产管理规模732.93亿元,基金数量122只,比去年年底的808.66亿元有所下降。
而同期成立的其他一些公募,已今非昔比,截至2025年6月30日,2001年4月17日成立的易方达基金规模突破2万亿元;2001年5月28日成立的银华基金管理规模超5700亿元;2001年5月22日成立的融通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也超1500亿元,是宝盈基金的两倍。
不过,从近一年产品收益上看,除宝盈祥琪混合A/C收益告负之外,宝盈基金旗下大多数产品均获得正收益。并且,受益于2025年上半年医药板块收获过去三年最佳市场收益,宝盈基金旗下医疗健康相关产品收益较好。例如,宝盈医疗健康沪港深股票A(基金代码:001915)2025年上半年收益率38.04%;近一年收益率28.47%;近两年收益率22.05%。
此外,宝盈新兴产业混合A(基金代码:001128)2025年上半年收益率30.80%,近一年收益率29.95%,近两年收益率15.95%。
年内252位公募高管变更
近期公募基金人事变动频繁。截至7月28日,年内已有252位公募基金高管变更,共涉及154家基金管理公司,月均高管变更人数约为36位。其中,3月成为高管变动最密集的月份,当月共有60位高管变更,波及33家公司。
副总经理是变动最集中的岗位,全年共86位副总发生更替,影响74家公司,3月单月变动达21位。
此外,董事长变更涉及50位、27家公司;总经理变更涉及55位、32家公司。首席信息官变动涉及36位、26家公司,督察长变动涉及30位、17家公司,总裁变动相对较少,为17位、14家公司。
排排网财富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表示,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频繁现象的背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动因:首先,股东结构变更或董事会战略方向调整,可能导致高管团队与公司发展路径出现分歧;其次,当公司经营业绩、管理规模等核心指标未能达到董事会预期,或发生重大风控合规事件时,往往触发管理层更迭;再次,高管个人职业规划因素也不容忽视,优秀管理人可能选择更具发展空间的平台;此外,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促使部分公司主动调整管理团队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