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持续恢复向好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字做文章,聚焦传统消费、大宗消费、新型消费,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积极培育“夜间经济”“文创潮品”等消费新增长点,消费品市场稳步恢复向好,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97亿元,同比增长0.3%,四行业销售额增速均呈增长态势。
消费市场总体回暖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7亿元,同比增长0.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占全州比重59.7%。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63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9.9个百分点,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稳步收窄。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4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61.2%。
限下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上半年,限额以下调查样本55户,全市丰富消费产品,及时替换关闭注吊销及经营困难调查样本36户,全市限额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7.1%,上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4.1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从上年57.4%增加到61.2%,比重增加3.8个百分点。
汽车类消费趋旺
在“以旧换新”补贴活动、车展、国产品牌车销售增多、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期限延长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全市汽车类销量增加。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15%,上拉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零售额0.18亿元,同比增长146.8%。
居民消费升级类商品
零售额保持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化、个性化和中高端化的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提升生活水平商品类零售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分别同比增长286.5%、54.1%、42.4%。通过政府支持、企业让利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智能家居等新型消费的积极信号正在逐步释放。
部分数据、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