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供应链是奇迹。”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链博会上的感叹,道破了全球产业格局的深层变革。当“中国制造”以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全产业链优势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中国酒店也正依托这一“奇迹”,用一套“民族供应链”擦亮特色优势,增强行业产力发展。
这正是这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主角——锦江都城。作为具有近百年先锋文化沉淀的中高端民族商务酒店品牌,锦江都城以品牌年轻化、商业价值化升级,并立足锦江GPP平台所整合的超过3000多家优质供应商智慧,以酒店场景为舞台,通过创造、孵化更多优良国货,将民族品牌文化与商业价值深度融合,让中华文化、东方美学、中国待客之道与世界共享。
这不是简单的国货产品替代,而是把中国文化、品牌、技术、运营拧成了一套能落地、能赚钱的酒店商业模型,以“CHINA HOTEL”重构酒店投资价值的产业跃迁。
源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都城饭店,具有近百年先锋文化沉淀的民族酒店锦江都城;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知萌《跃迁与进化 · 中国品牌消费新图景 | 2025 中国品牌趋势洞察报告》指出,84.3%的消费者选择国货的意愿较2024年显著提升,整体喜好度高达4.49分(满分5分)。情怀共鸣、文化底蕴、品质信赖——这些关键词,正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选择密码”,也是酒店投资人的风向标。
武夷山三姑度假区锦江都城酒店投资人赵总对此感触尤深。作为多年的酒店从业者,她在锦江都城3.0产品发布以后,主动找到品牌方,要求将已有的2.0酒店客房进行升级。“锦江都城3.0的升级融合了品牌文化表达和年轻化设计审美,‘先锋都城’民族供应链选用品质优良的国货品牌,与多方共创商业新模式。酒店是文化展示的窗口,作为中国酒店投资人,我们希望通过锦江都城3.0,让更多年轻人在武夷茶乡用国货、晒国货,感受中式之美。”
武夷山三姑度假区锦江都城酒店升级后的3.0客房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东莞市政中心广场锦江都城酒店投资人陈总则是首次投资酒店。在市面上众多酒店加盟品牌中,他独具慧眼选中锦江都城,很大原因是民族供应链带来的落到实处的文化溢价,“当决定投资酒店时,我考察了很多品牌,希望能恰到好处地融合传统文化。看到锦江都城3.0,眼前一亮。背靠锦江强大的企业背景,以中国“创”的品质提升产品溢价,以中国“造”的创新技术实现媲美国际品牌性能,这是大企业责任与实力的象征。锦江都城3.0是锦江品牌的真实传承,是中华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现代结晶,引领着酒店新生活方式的变革潮流。”自酒店今年五月开业以来,最高RevPAR达到350元、最高ADR达到450元,数据对比同期周边中高端酒店高出100元左右,营收业绩优异。
东莞市政中心广场锦江都城酒店外观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当“支持国货”从口号变成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酒店市场也在倒逼行业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造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中高端酒店?答案或可从百年酒店品牌锦江都城的民族供应链中一窥究竟。
通过百年文化基因与民族工业体系的深度耦合,锦江都城酒店把“中国制造”的技术底气、“中国文化”的情感共鸣、“商业逻辑”的精明算计,揉成一套能落地、能赚钱的民族供应链。
锦江都城首创的“先锋都城”民族供应链,核心就三个字:省、赚、稳。
“省”是靠甄选国货和技术创新压低成本;“赚”是靠文化特色和品质体验提升售价;“稳”是靠标准化和规模化让模式可复制。
这背后是 “中国创 + 中国造” 的深度融合,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商业逻辑支撑。
(一)“中国造”压成本:用国货实力打破价格壁垒
成本的精准控制,是民族供应链的底层竞争力。但锦江都城的“省”,从来不是牺牲品质的“低价内卷”,而是用国货的“硬核实力”打破国际品牌的定价垄断。
当消费者走进锦江都城3.0客房,会发现智能客控系统触感温润的操作面板——这是与国货之光华为合作的定制款,不仅保留了智能化体验的核心功能,单房线路成本直接降了800元。再看床头的五金件,光泽均匀——这是国产供应链通过材质优化与工艺改良的成果,单房成本较国际品牌节省5403元。“以前总觉得国际品牌的五金件‘贵得有理’,现在才知道,国产的工艺早就能打,甚至更懂我们需要的‘中式细腻’。”参与过酒店筹建筹开的设计师林工坦言。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技术降本”的巧思。装配式墙板替代传统装修模式,像搭乐高一样简便快捷地拼装墙面,材料损耗降了40%,工期缩短30天;华为PLC电力载波技术让线路布局“网随电通”,传输距离达1000米,且视觉美观,复杂空间的布线难题迎刃而解。这些国货技术,是能实实在在省真金白银的“杀手锏”。
锦江都城3.0亦将国货文化溢价最大化,打造华为联名主题房、中华文化IP房等高溢价房型,以民族品牌、中华文创品牌特色有效提升商业溢价,ADR直接攀升至上千元,验证了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的有效转化。
锦江都城3.0IP房-华为主题房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以前做酒店,钱都花在“看不见的地方”;现在,国货品牌帮投资人把钱花在“看得见的体验”上。规模效应的加持,让“省”变成了可持续的竞争力。依托全国400余家开业及筹建门店的集中采购网络,锦江都城3.0的议价能力直线上升:同款装饰材料成本降40%,洗护用品单房成本仅4.02-5.8元(首次采购91元),显著低于进口产品,却取得比国际产品更优的口碑和效益。
在锦江都城3.0发布会上展示的“佰草集”洗护用品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二)“中国创”提溢价:文化与技术共筑差异化价值
文化植入不是符号化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供应链全链条的深度定制,将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产品价值。
锦江都城酒店的先锋实践颇具代表性。从客房内蓝金色ART DECO纹样的独家定制床品,到以海派文化为魂的“葱倩茶室”空间营造;从印刻“君子善假于物”理念的商务随行包,到镌刻“上善若水”哲思的客房矿泉水颈标——中国文学、文化元素的渗透,不仅让基础房型的平均房价(ADR)达到450元起,更在同档次酒店市场中形成了“文化溢价”的独特标签。
“君子善假于物也”出自《荀子》,意为君子擅用外部条件和物品。锦江都城3.0将此涵义用于商务随行包,期望旅客在外随行自在。内有漱口水、眼罩、牙线等周到小物,亦选自国产品牌。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品牌联动通过生态协同放大了溢价效应。与云南白药、佰草集、梦百合等品质国货品牌的深度合作,本质上将“民族品牌认同”转化为消费溢价。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好感度与信任度,通过供应链平台的整合,转化为对酒店产品“高品质、高价值”的认知,进而愿意为这种品牌协同带来的综合体验支付更高价格。这种“1+1>2”的品牌共振,最终转化为终端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与用户忠诚度。
锦江都城3.0使用云南白药牙膏及旗下达那卡“花间素白”系列产品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三)“标准化”保稳定:工业化思维让模式可复制重塑行业规则
民族供应链的稳定性,源于“标准化”与“规模化”的深度融合。它既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也不是机械的“流水线作业”,而是通过模块化设计与技术壁垒的构建,实现“可快速扩张、可长期盈利”的商业模型。
模块化生产是标准化落地的核心载体。全国门店的风格统一与成本控制,依赖于从墙面装配式墙板到葱倩茶室、墨染百年文化体验区的石库门造型、扇子纹样等海派元素的标准件设计。这些标准件既保留了品牌辨识度,又实现了全国门店的快速复制:从设计图纸到落地施工,周期较传统模式大幅缩短,为规模化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撑。
成都温江锦江都城酒店大堂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高效的供应链响应能力,则为模式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加速器”。通过优化库存周转与配送效率,锦江都城已实现400余家门店的全国布局(覆盖近150个城市),未来3-5年计划突破1000家。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其民族供应链更具备向全球输出中国标准的潜力——今年五月,东方美学登陆东南亚,锦江都城老挝项目成功落地。
锦江都城老挝项目效果图 图源:锦江都城酒店
锦江都城正以“中国技术+中国文化”的双轮驱动,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表达,打造真正代表中华民族原创且有世界影响力的中高端连锁酒店品牌。这一模式不仅符合“十四五”规划“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更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加速全球化布局。
投资人最关心的永远是“投多少、赚多少、多久回本”,让我们用一组硬核数据来总结锦江都城3.0的“民族供应链”:
(一)单房造价更可控:综合造价13.5万元/间,为国际中高端品牌的70%,其中装配式技术让墙面成本降低40%;隐性成本优势同样显著——华为智能系统减少维护费用,单房年运营成本较国际品牌低30%,综合ADR(平均房价)较同档次酒店高出20%。
(二)溢价能力看得见:价格分层清晰(80%的灵动商务房定价450元,10%的商务套房800元,5%的华为联名房与中华文化IP房达1000元),精准覆盖不同客群的消费阈值;独立运营的“葱倩茶室”、文创等衍生消费贡献额外收益,综合收益能力显著优于同档次酒店。
(三)回报周期够实在:三线及以上城市门店的投资回报周期约4.2年,单房运营成本139元/天,出租率稳定在较高水平。这种“低成本+高溢价”的组合,让资金周转效率显著提升,将传统认知中的“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引擎”。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技术降本+中国文化溢价”的双轮驱动。正如某连锁酒店投资机构负责人所言:“投锦江都城,赚的是供应链效率与中国文化自信的钱,更稳、更可持续。”
图源:摄图网(ID:602376197)
中国酒店供应链的红利,本质是“性价比+文化认同+技术迭代”的共振。锦江都城的民族供应链之所以能踩中这一时代红利,正因其精准回应了四大核心命题:
(一)比国际品牌更懂“控成本”,省的是“品牌溢价”,留的是“利润空间”
国际中高端酒店单房成本高,很大程度是为品牌溢价买单;而锦江都城通过国产定制,核心品类单房成本降低 5403 元,却能达到同等品质。更关键的是,随着 400 + 门店规模效应释放,集中采购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二)比本土品牌更会“造特色”,文化不是“装饰”,是“赚钱的场景”
很多本土酒店的“文化”停留在摆几件中式摆件,锦江都城却将海派元素植入供应链全链条,与国货品牌共研——客房宫灯、茶室茶具均为独家开发的“标准件”,既保证文化特色不褪色,又能通过规模效应压成本;华为智能系统与文化体验结合,更让“中国风”从静态展示升级为可交互、可传播的消费场景。
(三)靠技术壁垒防“抄作业”,不是“买货摆货”,是“生态闭环”
锦江都城酒店民族供应链不是 “买货 - 摆货” 的简单组合。其中华为 PLC 智能技术需要深度定制,装配式墙板有标准化支撑,文化 IP 衍生品由品牌独家开发,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生态闭环。
(四)政策红利:国家战略下的“供应链安全”与“文化出海”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锦江都城的民族供应链正是“自主可控”的实践案例;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下,其标准化模式已输出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未来有望成为中国酒店行业“走出去”的标杆,享受政策补贴与海外市场红利。
从“控成本”到“提溢价”,从“可复制”到“全球化”,锦江都城的民族供应链实践,不仅为本土酒店行业提供了一条“降本增效、价值升级”的可行路径,更以“中国创+中国造”的深度融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品牌的硬核实力与文化自信。
对投资人而言,选择锦江都城不仅是选择“百年酒店”的情怀,更是押注“中国技术降本、中国文化溢价”的确定性。未来,“民族供应链”将成中国酒店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亦是“中国服务”全球化的新名片。正如锦江都城的先锋宣言:“创造、引领、打破、包容”——这正是新消费时代真正的国货酒店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