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最近反内卷概念炒得挺热闹,但不少朋友私信问我:这行情到底能续多久?短线该追还是该等?帮主今儿就用二十年财经老江湖的眼光,从政策、资金、技术面三个角度,给大伙捋捋清楚。
先说政策和技术面这两个引擎,拖着短线行情往前跑。政策这块,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很关键,估计7月30号前就开,会上肯定要定调“十五五”规划的核心方向,反内卷政策——比如淘汰过剩产能、推动行业自律——绝对是重点。要是会上能说清楚具体要退多少产能,或者怎么整合行业,说不定能再掀一波行情。而且现在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从光伏、钢铁已经扩到水泥、锂电、生猪这些领域了。你看药品集采规则改了,不光看低价了;外卖平台也被约谈,不让搞低价倾销,这说明新的受益板块可能冒出来,比如科源制药这种医药集采受益股,还有消费平台龙头,资金说不定会往这挪。
技术面这边得注意,反内卷相关的指数7月涨了17%还多,但有些龙头股已经有点“跑累了”。比如旗滨集团,技术指标里的RSI都到78了,超过75就可能要调整;多晶硅期货涨了60%后,最近一天跌了2.16%,股票和期货联动,调整的压力得留心。大盘在3600点来回拉锯,要是守不住5日线(现在3592点),可能就有不少人忙着兑现利润了。板块里也开始分化,得看看海螺水泥、福莱特这些龙头能不能守住20日线,这是个关键。
再说说资金主要在攻哪些方向。光伏和多晶硅已经炒得挺热,开始分化了,像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政策最明确,但得小心期货跌了带下来;钢铁、水泥还在补涨,重庆钢铁、海螺水泥这些,估值低,PE都不到10倍,加上可能有限产的消息,资金爱往这跑;锂矿刚开始反弹,西藏矿业、永兴材料这些,碳酸锂价格稳住了,还有澳洲矿可能减产的传闻;猪肉股还在左边等着,牧原股份、新希望,行业亏得厉害,60%的企业都在赔钱,产能去得差不多了。
轮动的路径大概是这样:第一波光伏玻璃、多晶硅已经炒得差不多了;第二波钢铁、水泥正在补涨;第三波锂矿、生猪可能还在潜伏阶段,机会可能在后面。
风险点也得敲敲警钟。政策要是不及预期,比如会上只说“行业自律”,没说具体要退多少产能,那这波情绪驱动的行情可能就黄了。还有中美经贸谈判,7月27到30号谈,要是加征钢铁、光伏的关税,那相关板块肯定受冲击。另外,交易所已经开始调控了,多晶硅保证金上调,玻璃也被警示风险,要是期货接着跌,股票大概率会跟着走。还有资金结构的问题,像西藏天路这种游资炒的股,高位放大量跌下来,说明筹码松动了;中国神华这种机构重仓的,得看北向资金是不是连续往外跑。
短线操作上,手里有票的得这么办:超涨的光伏玻璃、多晶硅,要是RSI超过70,又放量不涨,就先卖一半,留点菜底等着政策落地;低位补涨的钢铁、水泥,就盯着5日线持有,跌破10日线就赶紧撤。手里没票的想布局,可以试试这两个方向:锂矿得等碳酸锂期货站稳18万一吨,成交量突然放大1.5倍再进;猪肉股就等农业部的数据,能繁母猪数量降了0.5%以上再说。要是想等回调低吸,光伏龙头跌到20日线,比如通威股份到32块附近,成交量缩到平时的70%以下,就可以考虑。
仓位上得注意,单个赛道别超过总资金的15%,总仓位控制在60%以内,再配点黄金ETF和国债逆回购,对冲一下风险。
总的来说,反内卷概念现在正从“赌政策”往“看业绩”过渡。乐观的话,要是政治局会议出了具体的产能退出目标,行情可能再涨10%-15%,锂矿、生猪这些二线品种可能跟上;要是政策不及预期,或者期货大跌,就盯着海螺水泥、中国神华这些抗跌的龙头。重点盯三个节点:7月30号前的政治局会议,7月27到30号的中美谈判,还有每天多晶硅、碳酸锂期货的价格变化。跟着这些信号走,短线操作心里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