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豪门当中,家产分配得最好的就是李嘉诚家族了。李嘉诚到底是如何分配好自己如此庞大的家产,让两个儿子都毫无意见的呢?
时间回到 2012 年,当时李嘉诚就已经决定开始分割自己的资产。2015 年,他公布了分配方案;2018 年,他正式退休。2015 年的方案具体是如何执行的?
他把整个长和系的生意都给了大儿子李泽钜,而小儿子李泽楷只继承他的现金部分。具体数字没有对外公布,不过长和系是上市公司,我们可以查到大概的金额。
在此之前,李嘉诚还做了一个动作,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所有生意进行重组。最早的时候,李嘉诚的生意包括长江集团和和记黄埔 —— 和记黄埔是他在 80 年代从英资公司手中收购的。后来,因为和记黄埔与长江集团都涉及地产和基建业务,存在重叠,李嘉诚便进行了重组。重组后,所有地产生意归到长江公司旗下,所有基建生意归入和记,于是就有了现在的长实集团与长江和记实业集团。
这两家公司目前的总市值看起来不多,大概 3000 亿左右,李嘉诚家族持有的股份看起来也不算多,大概 2000 亿港币左右。但有一点,这两家公司的净资产都远远超过它们的股价,加起来起码超过 1 万亿,这在财报中可以看到,净资产是市值的三倍左右。这就是很多人认为李嘉诚资产被大大低估的原因,如果这两家公司私有化,上万亿的净资产就会归入李泽钜的私人口袋。
这次归入李泽钜的有相关生意和资产,李嘉诚把这么多资产给了大儿子,小儿子会不会有意见?
李嘉诚做了一个很高明的安排:所有现金资产都归李泽楷。具体有多少现金资产?用李嘉诚当时的话来说,就是 “非常多,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但具体数字没有公布。他还说,如果老大跟老二互相不愿意,随时可以换过来。由此可以估计,这两部分资产应该差不多,也就是说,给到李泽楷的现金资产至少也是几千亿级别。
几千亿级别看似夸张,其实并不夸张。如果知道李嘉诚这么多年挣了多少钱,就会明白他手里握着几千亿港币的现金资产很正常。2000 年,他在欧洲、英国卖掉电信公司就挣了大概 1000 多亿港币。2007 到 2008 年左右,他曾透露将 1/3 的身家捐给自己的李嘉诚基金会,后来公布这部分资产约 130 亿美元。从 2007 年到 2015 年,大概 8 年时间,富人的资产通常增长很快,一方面是他们的挣钱能力,另一方面是世界通胀的影响。由此可以想象,分家时李嘉诚明面上的资产至少有六七百亿美元。他自己也曾说过,福布斯等财富杂志至少有好几年少算了他一半的资产,即他认为自己的资产被大大低估。
他把现金资产与实体资产做了很好的分割,分给李泽钜和李泽楷,这个决定也是根据两个儿子的不同性格做出的:李泽钜负责守业,李泽楷负责创业。
李泽楷创办了自己的富卫保险,发展很好。李嘉诚用现金支持他,分家后,富卫保险发展更快,不断在东南亚收购各种保险公司,现在已经是东南亚最大的保险公司。这几年一直有消息说富卫保险要上市,若上市成功,李泽楷的身价也会暴涨。
这就是李嘉诚的智慧。
下一篇:600169,立案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