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三个月,A股首个民营神经专科医疗集团董事长被立案调查的消息终于有了后续。
7月22日,三博脑科(SZ301293,股价50.10元,市值103.20亿元)公告称,公司收到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变更留置通知书》,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已解除对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张阳的留置措施,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目前,张阳已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履职。
截至目前,三博脑科仍未对外披露张阳被责令候查的具体事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到三博脑科方面也未获回复。根据此前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司董事长调查事项为个人原因导致,与公司无关。
来源:三博脑科公告
脑机接口布局:应用端处于实验验证阶段,商业化尚需时日
今年4月,《每日经济新闻》曾在报道中(详见《三博脑科董事长张阳被留置和立案调查 上周曾主持董事会会议》)提及张阳在业内的“资深医院管理专家”形象,以及三博脑科在A股市场的“脑机接口”标签。
今年6月,随着全球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在三博脑科医院福建院区完成,公司股价出现阶段性上涨,6月涨幅达到16.42%。
作为一家神经专科医疗集团,三博脑科曾表示未从事脑机接口商业化产品生产研发,但由于侵入式脑机接口、介入式脑机接口的临床试验均需要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完成,且三博脑科以神经外科见长,投资者对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布局非常关注。
根据5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三博脑科表示,密切关注脑机接口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前期对国内一些具有前瞻技术和核心优势的脑机接口及脑科学创新公司进行了考察和技术交流,目前正在洽谈合作事宜。此外,公司正在积极筹备设立脑科学创新基金,与公司一起进行相关产业投资和业务协同的布局。
不过,在7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三博脑科表示,公司脑机接口应用端相对处于初步的实验验证阶段,包括招募实验患者、做课题和适应症研究,“正在探索的应用包括植物人的促醒、偏瘫的肢体恢复、血管性创伤康复等,但这些还处于实验性开展和实验室验证阶段,距离成熟应用还有一系列验证过程”。
另外,针对今年5月国家医保局将部分脑机接口项目纳入立项指南,三博脑科回应称更多是引导鼓励,短期内对公司营收影响不大。
重资产扩张进行时:新院区陆续投运,并购瞄准长三角珠三角
三博脑科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在北京、重庆、昆明、福建、成都和河南共运营了8家医院。其中,神经专科医院5家,综合性医院3家。
今年一季度,这些医院助力三博脑科实现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16.78%;实现归母净利润3831.36万元,同比增长14.56%;实现扣非净利润3860.63万元,同比增长19.40%。
三博脑科表示,公司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扣非前后)增长幅度高于行业平均值,未来的盈利增长点在于新院区。
根据7月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三博脑科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坝筹建新院区,新院区规划床位480张,预计将于2026年一季度完成整体搬迁和正式运营;昆明三博新院区于2025年5月完成搬迁工作并正式运营;西安三博新院区正在办理消防验收工作,完成后可申领卫生执业许可证照开业运营;湖南三博新院区现处于施工建设阶段,待完工验收后再择机开业。
同时,三博脑科为了进行扩张,还在筹划和推进并购事项。公司表示,具体并购方式包括现金收购、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成立产业并购基金进行投资等。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公司将重点关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选择标的公司方面,神经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都在公司考虑范围内。
不过,这种重资产扩张手段,往往伴随着较长的回报周期和较高的运营风险。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新建院区爬坡期”,三博脑科表示,每家医院情况不太一样,需要分别看待,以福建三博为例,获取医保资质后,一般3年左右时间达到盈亏平衡。
而三博脑科2014年自建的第一家外地医院昆明三博,受早期政策环境、院区空间场地的限制导致其发展受一些影响,新院区已于2025年5月搬迁完毕并正式运营,公司表示,新院区的启用“有望改善当前经营困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