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 彬
编辑:蒋希音
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诚咨询)2002年成立于江苏省苏州市,主营业务包括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全过程咨询服务等。
2023年12月,中诚咨询IPO申请获北交所受理,目前已更新了三轮问询回复,其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公证天业。《民商财经》研究公开资料发现,中诚咨询的公开信息与其申报材料存在出入,招股书中又抄反了同行财务数据,此外其未来业务拓展或也存在隐忧。
招股书编制现低级错误
工程造价业务是中诚咨询最主要的业务之一,相关收入在报告期内(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下同)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8%-64%左右。为说明自身的行业地位,中诚咨询在招股书中多处引用了江苏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下称:管理总站)公布的行业排名数据。据管理总站披露的信息,2021年、2022年,中诚咨询的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分别位列全省第5名、第3名。
《民商财经》对比后发现,中诚咨询向管理总站提交的工程造价咨询收入及营业收入与其申报材料披露的相对应数据存在差异,且差异方向均为管理总站披露的数据要高出申报材料数据。
以2022年为例。管理总站显示,中诚咨询2022年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为22,437.00万元,营业收入为31,566.21万元。招股书对应数据则分别为17,864.86万元、30,342.73万元,低于管理总站披露的数据。
(图片截自管理总站网站)
(图片截自中诚咨询招股书)
对于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的差距,可能部分来自于中诚咨询对营业收入的重新分类。问询回复中,中诚咨询更新了2023年财务数据,并补充说明:2023年,企业报送给管理总站的工程造价咨询收入(2.03亿元)包含全过程咨询业务的一部分,即原本被分类为全过程咨询业务的工程造价服务(400.58万元)。结合该补充说明和申报材料公示数据计算,2023年,中诚咨询的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金额为20,262.95万元,与管理总站公示的20,262.98万元几乎一致。
但该补充说明无法解释营业收入总额的差距从何而来,且2022年的数据差异也无法与之匹配。即使将中诚咨询招股书披露的2022年全过程咨询业务全部收入(共2,333.97万元,招股书未拆分具体构成)与工程造价咨询收入(17,864.86万元)进行加总(20,198.83万元),仍然低于企业报送给管理总站的金额(22,437.00万元)。
除此之外,中诚咨询招股书中或将可比公司财务指标年份抄反,也值得关注。
以可比公司国义招标(831039)为例,其2022年年报显示,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分别为40.41%、29.88%和34.94%。而据中诚咨询招股书,国义招标对应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94%、29.88%和40.41%,前后数据颠倒。另外几家可比公司与之相似,均存在2020年和2022年资产负债率数据颠倒的情况,这导致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在这三年中持续增加,与中诚咨询呈现完全相反的变化趋势。
(图片截自国义招标2022年年报)
(图片截自中诚咨询招股书)
中诚咨询招股书编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其保荐机构东吴证券和审计机构公证天业是如何履行职责的?
布局全国市场或暗藏隐忧
自设立以来,中诚咨询始终深耕工程咨询服务业,并坚持“立足苏州、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的发展战略,不过到目前为止,其业务收入仍主要来自江苏省内。
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内,江苏省内收入占中诚咨询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8.17%、97.93%、98.36%及96.62%。为进一步拓展业务,公司业务正逐渐由江苏省内转向全国市场布局。
此次IPO的募投项目就体现了中诚咨询向全国拓展市场的决策。本次IPO,中诚咨询拟募资32,989.52万元,其中12,300.12万元用于建设工程咨询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拟在全国范围建设分支网点,拓展或升级分支网点11家,新增营业网点1家,增员240人,以期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
《民商财经》搜索企查查发现,中诚咨询有一家商号相同的同行企业正在其他省市活跃经营。虽然目前二者因地域区隔,暂未形成直接竞争,但随着中诚咨询向全国扩展业务,同商号问题或暗藏隐忧。
(图片截自企查查)
该同行企业为陕西中诚智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陕西中诚)。2022年,陕西中诚成立于陕西省西安市,经营范围包含工程管理服务、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等,与中诚咨询的主营业务存在重合,未来中诚咨询若上市后在开拓全国市场时或需注意这一情况。